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可能是處于青春期或者是其他原因,脾氣逐漸就變得很暴躁,同時伴隨著暴力行為的出現,家長對這樣的孩子也管教過很多次,但是孩子總是“左耳進,右耳出”,讓家長都感到很頭疼,那么孩子暴力行為處理方式是什么呢?
孩子暴力行為處理方式
1、多陪伴
孩子暴力行為一定有其原因的,我們作為家長在用心陪伴中去發現孩子暴力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想表達什么。被冷落?被暴力對待?需求得不到滿足?還是其他原因呢?
我們要用耐心與好奇與孩子在一起,多陪伴、多觀察、多帶孩子參加運動、戶外活動、朋友聚會等,制造更多與孩子在一起的空間和時間,針對孩子真實需求給予積極的回應,讓孩子感受溫暖愛的陪伴和呵護。
2、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來獲得愛和歸屬感。有暴力行為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所呈現的表達方式上就有些不同,我們多跟孩子交流,多共情傾聽,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傷痛,感受孩子的感受,增強孩子對人的信任和情感的互動。
3、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
家長不僅要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同時也要以身作則,不能粗暴的解決問題。而且不要帶孩子出入具有暴力傾向的場所,也不要給孩子觀看暴力的影視作品。這是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最起碼的責任。
4、家長不要“以暴制暴”
在家庭內部環境來說,家長一定不能經常打罵孩子,不能看見孩子罵人或者打架,父母就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進行管理,這樣只能當時以暴力的方式,強制阻止孩子的錯誤行為,無法阻止孩子內心暴力火苗,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造成暴力的火焰會越燒越旺。
5、對孩子正確引導
長在面對孩子具有暴力行為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引導孩子,為孩子做正確的示范,因為這個事情,還存在延時性問題,當場引導要比時候教育來的更加直接,孩子也更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對于在遇到相同情況的問題,孩子若表現的不再暴力,父母也要對其鼓勵,贊許孩子的良好表現,這樣對消除暴力傾向更加有利。我們要與孩子一起共創正確表達的行為:表達情緒、表達需求、表達不滿等,以此提高孩子強大的語言表達能力、正確表達的技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