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勤快的人,而不是散漫又懶惰,這樣好逸惡勞的孩子是很難有好的未來的。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長就要記得不能再對孩子進行包辦一切事情,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孩子散漫怎樣教育呢?
孩子散漫怎樣教育
1、多多放手,注重實踐
孩子最好的學習其實是需要從動手體驗開始的,通過看、摸等方式來提升認知。所以父母要懂得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和時間去體驗。
在不斷地體驗中獲得成長的經驗,而且動手能力和積極性也會提升。不會只知道依賴他人,良好的習慣也會從中建立。
2、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父母要穩(wěn)定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總是動不動就大動肝火。給孩子的成長多留一些空間和時間,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和探索。對于散漫的孩子,家長就可以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理解他們,挖掘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然后再去想出解決辦法,這才是最適宜的方法。
3、尊重孩子的想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對于所有事情,其實都有自己的見解。父母對于孩子的想法和見解,千萬不要輕易地去否定和打擊,需要做到尊重孩子,并且鼓勵孩子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
孩子一旦被尊重,他們的行動意愿就會被激發(fā),從而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去用行動去實現。當他們形成了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事情的時候,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從而逐漸改變過于散漫的習慣。
4、制定短期的目標
家長在給孩子制定目標的時候,也要善于利用在短期內獲得小的收益,比在長期中獲得較大收益更合人心的這種心理學現象,不要給孩子制定過于遠大的目標,而是需要制定一些用時比較短的目標,哪怕這些目標的收益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是都能夠隨時讓孩子得到及時的滿足,隨著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可以讓孩子增強行動的信心,逐漸改變他們生活態(tài)度的改變。
5、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
很多小孩在學習和生活中之所以表現得非常被動,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嘲諷和打擊。比如孩子上學磨蹭,大人每天跟在后面死命地催,越催他反而越慢。一開始可能是因為孩子本身節(jié)奏就慢,但是在后期,父母的催促給了他們太多負面的感受,孩子失去了自覺的動力。
其實,想讓較為散漫的孩子堅持什么事情,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認同這件事,同時要幫助孩子建立做這件事的自信和興趣。讓他看到自己的價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