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是靠著不斷的模仿來學習成長的,他們會模仿家長們的一言一行,學習周邊人的種種行為。當孩子處于一個強烈的模仿期時,模仿的行為會更加的強烈,那么孩子的模仿期該如何引導呢?
孩子的模仿期該如何引導
1、制止孩子不正確的模仿行為
孩子在模仿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辨別自己正在模仿的這件事情,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他們只會因為好玩而去模仿一件事情,而作為家長就要學會幫助孩子辨別,孩子的模仿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家長如果看到孩子正在模仿一些壞的行為,就應該馬上制止孩子,并且好好的給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們為什么不能這么做,就讓孩子從內心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他們才能夠制止下一次繼續這樣做。
2、保護孩子的模仿積極性
孩子從牙牙學語,到行為舉止,都離不開模仿。模仿是孩子最先獲得知識、認識世界,并逐漸形成自我意識的一種有效手段和途徑。所以,我們應該理解、保護孩子的這種學習權利,而不要打擊和限制他。
3、讓孩子在模仿中體會快樂
在孩子模仿的過程中,家長也要耐心引導,幫助孩子發現模仿的細節之處,讓孩子學會細心觀察的方法。同時,家長不妨幫助孩子完善模仿環節,啟發孩子在模仿中創造,帶孩子感受創造的成就感與快樂感。
4、培養寶寶的良好習慣
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就要給寶寶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想要孩子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父母自己先要講文明、不說臟話;想要孩子有良好的衛生習慣,父母先要養成早晚刷牙、飯前飯后洗手的習慣;想要孩子不亂丟玩具,父母先要養成收拾整理的好習慣。
5、給孩子塑造正確價值觀
這個時候,是很考驗一個孩子的是非觀念的。如那個模仿殘疾人的孩子,他還小,什么都不懂,但是如果家長不教導他,孩子未來的路就會被扭曲。他會覺得模仿殘疾人并不算什么事情,因而更加肆無忌憚。說的好聽可能是情商不高,而更嚴重別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孩子道德不行。所以,家長應該及時給孩子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孩子模仿學習的過程,尤其是在孩子的模仿期。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學習正確的行為,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行為,如果放任孩子不管,則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