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小孩心思都不在讀書上,家長不催著去學習,孩子是能不動就不動的,而且不去說,孩子肯定是沒有那個自覺性去做到。所以就需要家長去找到合適的方法,然后激勵小孩子去學習、讀書,讓孩子有顆上進的心,那么小孩無心讀書怎么辦呢?
小孩無心讀書怎么辦
1、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好處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在學習上有好的表現,就多強化孩子做出的好的行為。比如作業很快做完了,孩子會體會到快速完成作業的成就感。
這時,父母把多出來的時間給孩子自由安排,那孩子回家后就立馬去寫作業,孩子自己能夠把控學習的節奏,之后自己安排的時間也會很快樂,整個學習過程的體驗就是快樂的,有掌控感的,這樣孩子就更容易堅持學習。
2、減少干擾因素的影響
當孩子安心做一件事時,父母不要去隨意打斷他,讓他停下來又去做另外的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孩子在完成一小部分學習內容后,可以讓休息一會兒,吃點好吃的、玩玩小玩具、聽聽歌曲、做做操等,暫時停下來做他喜歡的事,以此來做為孩子完成一項階段性任務的獎勵。
同時還可以培養小孩子的自我約束力,可以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制定短期計劃安排表、借助便利貼提醒等等。這樣做能讓他更清楚自己每天該做什么,該如何合理分配時間,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自我約束的習慣,他更能驅動自己去解決學習上的諸多問題。
3、成為孩子的伙伴
父母要經常鼓勵孩子,經常和孩子聊天交談,讓孩子感受到家長一直關心他、愛他,從而使孩子產生做事的積極性。如果父母對孩子做的事不理不睬,會使孩子感到失望,從而放棄手中的事,也就會無心讀書。
4、進行有效的溝通
家長們應該明確一點:孩子無心讀書并不是特殊現象,該年齡段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厭學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家長該做的并非一味責備孩子、責備老師,而是應該通過有效的溝通,去了解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通過有效溝通,才能更好的解決孩子的問題。
如果孩子純粹因為學習壓力大選擇厭學,家長可以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引導他們通過課外活動排解學習壓力;如果孩子是因為家長要求過嚴選擇厭學,家長則要適當降低標準,同時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起表率作用,多鼓勵,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