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幫助,還可以幫孩子培養更多良好的習慣,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有著更多的優勢。所以家長們就要去了解家庭教育,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平等的地位和心態
孩子是有獨立性格、思想的個體,雖然年齡還小,但現在的社會環境、信息傳播的速度、接觸內容的多樣化,讓孩子很早就能接觸到眾多的事物和思想,相比上一代人,更早的表現出成熟、獨立的特點,如果家長不能以平等的心態和孩子進行交流,不能給孩子平等的地位,而是采取“以大對小”的強權姿態的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抗,久而久之,難以建立有效的溝通互信。
2、培養吃苦的能力
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阻力和挫折,要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需要有堅韌的品質,能夠抗住壓力,那么吃苦的能力是需要重點培養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蜜罐中長大,沒有吃過苦,經歷過磨難,是很難經受住挫折的。
3、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花朵有不同的花期,每個孩子的花期也都不一樣,也許三天兩日,也許數月,但作為家長,更應該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循序漸進,靜待花期。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充分抓住孩子不同階段的生長發育、心理發育的典型特征,特別是3-6歲幼兒關鍵期以及青春期等重點時期的規律共性。同時,也要明確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鼓勵發揮孩子長處,培養其自信和努力向上的道德品質。
4、家庭教育應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其教育也是一個令自然人社會化的過程,學校是為個體社會化目的而設立的學習機構,家庭、學校、社會,三者應緊密結合、協調一致,家長應充分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個幸福和諧的童年生活,并配合學校教育,讓孩子隨著年歲的增長,增強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最終融入社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人才。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可謂重大。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只有在學校,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我們家長也要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為孩子的以后打好基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