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的身心得到了急速的成長與發展。這時外界又有著很大的誘惑,同時還面臨這家庭與學校雙重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很可能會做出一些不聽話的表現,那么孩子在叛逆期什么表現呢?
叛逆期什么表現
1、喜歡和家長對著干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最明顯的一點表現,那就是和家長對著干。家長越讓孩子做什么,孩子就非不去做什么,就像是故意和家長作對一樣。家長如果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根本不聽,要么扭頭就走,要么仍然我行我素。
脾氣不好的家長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希望讓孩子害怕自己,可最終發現這樣做根本不管用,孩子仍然不會聽話。
2、不服從管教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聽自己的話,但是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根本不會乖乖聽家長的話,比如孩子看了很長時間的動畫片,家長想讓孩子休息一會,但是孩子仍然要看,家長強行把電視關掉,孩子會自己打開,如果繼續不讓孩子看,孩子就放聲大哭、撒潑打滾。
家長管教孩子,孩子就像是沒聽到一樣,從這只耳朵進來,又從那只耳朵出去,起不到任何效果。
3、喜歡推卸責任
孩子在叛逆期會經常犯錯誤,而孩子犯了錯誤之后,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被家長逮個正著,但孩子還是會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孩子變得喜歡推卸責任,不想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而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舉動,會更加生氣,無法心平氣和去教育孩子,導致孩子變得更加叛逆,進入死循環當中。
4、變得自私
叛逆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如果家長沒有去管教孩子,那么孩子會變得更加自我,長大后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要自己開心,做什么事情都可以,這樣的孩子是非常自私的,無法結交到好朋友,也可能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舉動。
5、不喜歡被約束
其實不只是孩子不喜歡被約束,我們大人同樣是這樣的。所以當父母不停嘮叨的時候,孩子會從內心產生抗拒心理。“你必須把作業做完了才能出去玩。”當家長反復跟孩子這樣強調,孩子內心產生了逆反,“我偏要玩一會再回來做作業,你能把我怎么樣?”
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了以上幾種叛逆期的表現之后,就要多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了。要和孩子建立平等、和諧的交流關系,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幫助與鼓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