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很多事情家長都會代勞,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但是等孩子長大之后,家長會發現孩子有自卑心理,那么被溺愛的孩子為什么自卑呢?又該怎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被溺愛的孩子為什么自卑
1、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家長都搶著幫助料理、做決定。導致孩子做事情總落后、磨蹭沒有時間觀念、不主動完成作業、不懂得與人交往,在性格上也會變得習慣依賴別人、不獨立、膽小懦弱、不果斷、缺乏自信心、沒有責任感等等。
2、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長在孩子生命早期不聽孩子說話、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會以為這是正常的行為,是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狀態,這樣的孩子就無法樹立自尊心。
3、過度的批判孩子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他希望孩子學習好,這是正常的,但利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壓迫孩子,刺激孩子,讓孩子在打擊中成長,可是學習成績或許好了,但是對于孩子內心卻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4、抱怨發泄
父母的抱怨如同一劑毒藥,會慢慢侵蝕孩子的身心,直接影響孩子看待問題的方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也變得愛抱怨,遇事推脫責任。父母應先做好自己,還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
5、受父母影響
家庭暴力、爸媽爭吵的家庭,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如果父母之間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難以愈合的創傷,所以家長們不能不當回事,經常打罵孩子的行為就更不能有了。
孩子自卑怎么辦
1、多鼓勵孩子
可以用言語上的表揚來激勵孩子。表揚要具體,不要空洞夸大。要在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上進行具體鼓勵,這樣可以帶給孩子自信,但是空洞的夸大會讓孩子產生自大。
2、助孩子自己認可自己
孩子的自卑心理很多都來自于不相信自己,什么事都不敢做,覺得別人會看不起自己。自己認可自己,就是自信的第一步,只有自己自信了,才能完成更多的事情,為以后的發展道路做準備。
3、尊重孩子
不管孩子多大,都要尊重他,給他說出自己意見的機會,而不是用自己的方式責罵他、強制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