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小的時候明明很聽話,但是當孩子到了十幾歲階段,不僅不愿意再聽從父母的安排,甚至有的時候還會頂撞父母,這其實是孩子不尊重父母的一種表現,那么對父母不尊重的孩子怎么辦呢?
對父母不尊重的孩子怎么辦
1、一點一滴培養孩子尊重父母的習慣
父母應當從日常生活細節抓起,讓孩子樹立這樣一種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該為他們多做些事。要教育孩子把父母的教導落在實處,把父母健康放在心上,不給父母添亂,并把這些要求變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行為。
當父母身體不適時,孩子應主動照護,給父母端飯送水、替父母采購日常用品。對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應該給他發揮的機會,不要事事包辦代替,比如可以讓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幫父母收拾碗筷,自己的手絹和襪子自己洗等。孩子只有經常鍛煉,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
2、解決孩子不尊重人的態度
父母可以等到孩子平靜下來以后,跟他去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時刻,父母可以平靜地告訴孩子,為什么不能做這些事情,不尊重人會帶來哪些后果,他的處理態度又有哪些不對,并告訴孩子今后該怎么做。
3、要有尺度
無論我們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我們都應該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長真的很不在乎孩子的自尊保護,當著外面很多人的面,就開始罵孩子,打孩子。這是一種嚴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
對父母不尊重的孩子怎么回事
1、家長絕對權威的影響
有些家長仍然受傳統觀念的左右,認為孩子的生命和未來的一切都是自己給的,孩子應該要無條件服從家長。因此,家長做什么事情都不會照顧孩子的感受,也就是現在家庭中出現頻率很高的“我是為你好”。比如偷看孩子日記,在家不能發表意見,不能頂嘴等等。另外,家長習慣性地在外人面前批評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為。
2、經常說話不算數,欺騙孩子
很多父母口口聲聲教育孩子要誠實,可是自己說話不算數,經常欺騙孩子。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即使提出了要求,孩子也不會照做。
家長要身先士卒,為孩子起一個好的榜樣,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有一個正面的形象,孩子才會心服口服聽從家長的意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