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的脾氣暴躁易怒,那么孩子很有可能也會養成這種性格,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呢?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1、環境熏陶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2、足夠耐心
有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制定完規則后,就馬上要求孩子立即執行,不給他們緩沖的時間,如果做錯就立即責罵。這種錯誤的做法,只會導致兩種結果的發生:第一種是孩子產生叛逆心理,跟家長對著干;第二種是孩子會出現恐懼害怕的心理。無論是哪種結果,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在孩子學習規矩的過程中,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樣更有利孩子的成長。
3、有效的溝通
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只是協商、懇求、嘮叨。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4、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5、約束自身樹立好的榜樣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重于言教,家長教育孩子,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喜歡學習的父母只有吃喝玩樂,一個不知道該做什么的父母,一個品行惡劣、行為粗俗、自私、不尊重老人的父母,就不會培養一個好孩子。
6、孩子沒規矩不能慣
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所謂自由就是讓孩子在有規則的前提自由的活動。
立規矩要趁早,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就可以慣著,現在慣著,以后想管得時候就管不住了。從小教會孩子了解社會規則,明確告訴孩子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開始會很難,但孩子成長后,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