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小孩不想學習,總想去玩游戲,家長往往很著急,但也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其實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因為在孩子的眼中,學習很無趣。家長就要學會引導他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順利完成學業。那么小孩不學習怎么辦呢?
小孩不學習怎么辦
1、鼓勵開誠布公的交流
鼓勵你的孩子表達他對教育的看法,營造一種開放的氛圍,讓他能舒服地表達自己的喜好、厭惡或擔憂。當他與你分享他的觀點時,一定要確認他的感受。
當孩子們覺得自己的觀點無關緊要,或者陷入困境時,他很可能會脫離學習過程。優秀的學習者知道自己的觀點很重要,他們可以放心地公開自己的教育經歷,而不會受到評判、貶低、氣餒或忽視。
2、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首先讓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比如找幾道簡單得孩子肯定能做出來的題目給他做,做出來后贊美他聰明伶俐,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這樣孩子感覺就好了,接下來,慢慢增加難度,這是一個“慢火煮青蛙”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要讓他體會到成就感。
3、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向孩子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經常談論令你感興趣的事情,告訴孩子你所學到的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等等。
同時也可以經常詢問孩子在學校里學到哪些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他自己就會被感染。
4、允許孩子做感興趣的事
小孩如果只是學習沒有其他樂趣,很快就會失去學習動力。也要讓孩子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進行有益的調劑。比如運動、玩玩具、看書、看動畫等等。
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會感到心情愉悅,提升專注力,對學習習慣有促進作用。他做意義的事情,其實對學習也很有幫助,比如運動有益大腦發育、情緒調節,玩玩具鍛煉動手能力,看書補充課外知識。
5、家長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
很多家長,發現小孩不學習之后,就開始重視他的學習。但是,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他們采用的方法是監督孩子寫作業,其實這是不對的。
正確的引導方式,是從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發現他的問題,幫助他改善,然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家長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效果才能更好,這個過程雖然比較漫長,家長要做好準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