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四年級孩子都會有一些訴求,不聽勸,讓家長也很頭疼,打罵是最錯誤的教育方式,一定要合理引導。尤其這個階段也是學習上的分水嶺,不告訴孩子界限,和做事情引起的后果,教育效果就會很不明顯。那么四年級的孩子家長如何教育呢?
四年級的孩子家長如何教育
1、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四年級的學生需要吸收大量的知識,同時還得進行較為復雜的腦力勞動,更要面臨人際交往的重要課題,而這三方面的能力都是依賴于思維能力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比如:家長可以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換位思考能力,讓他做事情、想問題的時候不要習慣性的以自我為中心。同時要讓孩子在做某件事情之前,先想清楚后果是什么。要讓孩子明白處理同一件事情,其實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的。
2、讓孩子在閱讀中學會提問
學會提問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前提,孩子只有擁有批判性思維,才能獨立思考,不盲從他人的觀點,看問題更有深度和廣角,真正將書讀進心里去。
孩子在閱讀時,家長要鼓勵他提問跟書中內容相關的問題,并找出答案。即使孩子提的問題很簡單無厘頭,也要認真對待,讓四年級的孩子養(yǎng)成與書本對話的習慣。這樣,他才能做到從閱讀中學習。
3、培養(yǎng)孩子誠信的美德
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誠信美德的培養(yǎng),能使他抵御不良行為的誘惑當孩子一旦形成誠實的品質后,他就不會在父母、老師、同學面前或弄虛作假,或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或挑撥是非等等。
四年級的孩子是培養(yǎng)良好情感能力的關鍵期,如果教育和引導得當,可以使得他的情感調控能力有較大的提高。隨著孩子情感生活的不斷豐富,他們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誼感、責任感、審美感、集體榮譽感也會有進一步的發(fā)展。
4、允許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
面對孩子表現出的悲傷或軟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應該讓他盡情地發(fā)泄心中的郁悶。只要孩子發(fā)泄夠了,他自然會恢復心情的平衡。
當然,如果四年級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及時安慰他,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他的情緒,努力引起他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而此時,允許他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