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因為家長正確的教育方式,就會教育出有自信的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領域變得不再膽怯。對于自信的孩子來說,他會更加容易挑戰自己、戰勝自己,也不會在做事情的時候表現得畏首畏尾,那么自信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自信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1、不過度保護孩子
父母在生活中要避免過度去保護孩子,應該學會在適當的場景、適當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斷的在體驗中獲取自信。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獲得了相應的經驗,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而且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內心也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被外界影響,遇到事情容易否定自己。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時,千萬不要過度的保護孩子,也不要在相信中帶有懷疑,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孩子,要知道父母的肯定對孩子建立自信是非常的重要。
2、擁有成就感
自信的孩子父母就會根據自己孩子的能力,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給他設立短期可行性目標,讓他能夠體會到實現目標的快樂和興奮,他就會感受到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他做事情就會特別的努力,培養孩子成就感也就有利于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
3、給予孩子關愛、支持和鼓勵
當孩子會擔心自己某些事情做不好或不會做,但是他有這個能力將這件事情做好的時候,父母就會多給予支持和鼓勵,可以幫孩子一起完成這件事情,在幫助的同時給予關愛,讓孩子體會到其實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只是她自己不夠自信而已,將孩子心目中的大困難化為小困難,從而一步一步的去克服,孩子的自信心就會一步一步搭建起來。
4、少去干涉
自信的孩子家長就會鼓勵孩子主動交朋友,但不必對孩子間的交往過多干涉。有的孩子會覺得和同齡人玩無趣,喜歡跟大點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會有挫敗感,覺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強行篩選孩子的朋友圈。
5、提高孩子自身的專注度
很有可能剛開始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質量不高,但是在孩子自己動手過程中卻能鍛煉他的專注度,如果最終完成了還會增強自信心,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信起來。孩子做事情的專注度提高了,做事情成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孩子也會慢慢的建立自信心,認可自己的價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