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都很單一,總是會打罵孩子,認為這樣能讓他更加懂事聽話,這是不可取的,效率也很低。尤其對于不怕挨打的小孩子而言,家長要學會運用正確的引導方法,才能達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那么不怕挨打的孩子該怎么教育呢?
不怕挨打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學會引導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過度的指責與打罵,不僅不能讓他明白為什么錯了,還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家長可以用提問、比喻的方式啟發孩子,其結果更加明顯。
所以,直接了當并不一定有效、合適,正確的引導,能夠給予孩子最大的啟發效果,教育好不怕挨打的孩子。
2、耐心傾聽與解釋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避免要接受一堆的教育,多數父母在孩子情緒還較為激動時,就給他灌輸一堆的觀點,而且所用的語氣還是一副權威模樣。要知道,孩子并不能接受這些狀態。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等孩子冷靜下來,傾聽他的想法,同時給他解釋你的做法的原因,讓孩子打心里明白你是為他們好的。
3、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
給孩子選擇,讓他自己做決定。人們喜歡做多項選擇題,無論他們是老板、對手還是孩子,都有自主選擇性,通常就會很容易達成協議。
也就是說,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人們通常會發現更容易接受和遵循他自己的決定。如果別無選擇,對方很容易與我們對抗以保持自己的決定。
4、接受他的不完美
家長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或是經常打罵孩子。
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家長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他把事情做的更好時,要學會放手,對于不怕挨打的孩子來說,束縛只會讓他越來越不快樂,沒有自信心。
5、情緒隔離
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化嚴重時,要采用情緒隔離法,自己保持平靜的狀態。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有利于拉近與他的心理距離。
待孩子情緒發泄完,再用平和、溫柔、堅定的語氣與孩子交談,千萬不要用打罵的方式。當用同理心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感受他的情緒,說出孩子的感受時,就能有效的緩解孩子的情緒,更好教育好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