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偷拿家里錢的這種行為肯定是不對的,家長一定要重視這種情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幫助孩子去改正自己的行為,那么作為家長,對于孩子偷拿家里的錢怎么教育才能讓孩子快速改正呢?
孩子偷拿家里的錢怎么教育
1、發(fā)現(xiàn)后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簽
偷錢這個行為,對于很多大人來說是不能忍受的行為,家長會第一時間覺得孩子是小偷,從而馬上就會對著孩子叫著“小偷”。
可是有時孩子偷拿錢并不一定出自“壞心”,有的孩子拿錢可能是為了給父母準備禮物,如果此時被家長貼上“小偷”的標簽,孩子不僅一片好心受了冤枉,還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所以家長當發(fā)現(xiàn)孩子偷拿錢時,第一時間要先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弄清楚孩子拿錢的原因,而不是馬上就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
2、孩子零用的錢還是要拿
雖然如今多半的家長都會給自家的子女零用的錢,可還是有一些家庭是從來不給子女錢的。所以這就使得孩子在看到別的小孩有錢之后,內心就會產生嫉妒之情,然后就會爆發(fā)偷東西的行為。因此,給孩子一些零用的錢,是可以有效解決這種情況的。當然,在給的量方面,家長一定要做到適度這一原則。
3、不要上綱上線
孩子偷拿家里的錢不同于在社會上偷錢,兩種行為有本質區(qū)別。孩子在家拿錢不存在損人利己的不良動機,也沒有產生危害社會的破壞力。年齡小的孩子還沒有物權意識,在他們看來,家里的錢與自己的錢是一回事。他們甚至分不清“偷”“拿”“借”的本質區(qū)別。如果家長上綱上線,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懦弱、破罐破摔等不良心理,還會出現(xiàn)社交障礙。
4、引導孩子合理滿足自己的愿望
孩子從家里偷錢花,可能是孩子喜歡上某樣玩具或者其他物品,但孩子沒有錢或者零花錢不足以滿足孩子的愿望,就會從家里偷父母的錢。孩子的愿望越多,對錢就有更多的需求。
父母就要關注孩子,及時了解孩子的愿望和需求。對于孩子的合理愿望和需求,父母可以適當給予滿足。而對孩子的不合理愿望和需求,父母就要引導孩子,建立長期愿望清單,以自己的勞動換取金錢,合理滿足自己的愿望。
5、不避諱跟孩子談錢
想要避免孩子養(yǎng)成“偷錢”的習慣,金錢觀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家里,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我們不能避諱談錢。甚至在制定家庭的采購計劃時,建議是鼓勵孩子參與進來。這樣孩子會了解如何購買物品經濟實惠、家庭真實經濟情況如何。
平時,我們不要向孩子哭窮;富裕的家庭,也不要整天給孩子灌輸“家里有錢,你隨便花”的觀念。家庭經濟情況如何,如實跟孩子解釋即可,這樣孩子既不會自卑,也不會肆意揮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