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抗挫折能力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因此,我們建議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去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一方面是讓孩子明白這種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具有這樣的品格,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其實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并沒有具備這樣的能力的,需要家長去給孩子一些引導,那么孩子抗挫能力差怎么引導呢?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么引導
1、告訴孩子“世界不是以你為中心的”
家長要通過委婉的方式告訴孩子,世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認識到宇宙的浩瀚無垠,大海的一望無際,草原的遼闊無邊,以及一個人是多么的渺小,當孩子的格局變大了,就不容易去鉆牛角尖,遇到挫折,也容易看開。
2、鼓勵孩子向失敗學習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指失敗既是壞事,又是好事。而面對孩子的失敗,最難受的就是父母,他們對孩子的失敗比自己的失敗更加痛苦。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分析失敗,一旦發現了失敗,就得引導孩子透過顯而易見的表面原因追根溯源。這就要求我們嚴格而積極地深入分析,確保汲取正確的經驗教訓和采取合適的補救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問題。
3、幫助孩子正確理解挫折
家長在平時孩子碰到困難時,教育孩子采取不回避的態度,鼓勵孩子面對現實,勇敢的向困難發起挑戰。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樣的”、“瞧你做得真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激勵他努力去克服困難,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增添了勇氣,激起了戰勝困難的愿望。這使家長的“你行”也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我行”!
4、提高孩子對挫折的容忍度
設置不同難度的情境,讓孩子們逐步磨練。同時,也要把握情境的“難度”和“強度”,避免讓孩子感到恐懼,削弱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必須指出的是,當孩子遇到問題或遭遇失敗而情緒波動時,大人不必急于替換,也不能責怪和貶低孩子,否則你的孩子很容易就會出現抗挫能力差的問題。
5、不要批評指責、不要過度安撫
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可以將努力不足與結果相聯系。孩子如果了解到挫折是因為努力不夠導致,反而會增加他的信心。諸多研究表明塑造孩子的“心理韌性”,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現實的失敗去磨礪自己,去體驗真正的挑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