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凸顯出來了,而且這也是不能輸的教育,我們就要掌握好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式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庭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又有什么呢?
家庭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
1、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
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是促使兒童健康發育的基本保證,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家庭是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教室,家長平常應該注意家庭氛圍,做到有條有理,整潔的環境會給人一美感,使孩子心情感到愉快。
所以,家長平時應幫助、督促孩子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等,這樣有利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
其實相比于只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有效陪伴、促膝交流等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有位教授曾提出:人的幼年需要心理撫養。而對孩子的心理撫養,包括情感、性格、觀念、尊重等,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心理基石,能夠決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3、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
我們不要一味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多大,最能幫助他們的,永遠是父母的認可。也有人說:父母分三種:第一種是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是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是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鼓勵你。
毫無疑問,所有的孩子都想要最后一種父母。畢竟優秀的家長,更容易發現孩子的優點。
4、與孩子平等相處
家庭教育觀念中就能表明孩子來到人間,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不過在小的時候獨立性差一些,隨著年齡的增大,獨立性越來越強。小的時候需要較多的是關心、呵護,但隨著年齡的增大,更需要的還有尊嚴、自信、理智、謙虛等。
父母教育孩子應該在一個寬松、祥和、愉快的環境中,通過討論、爭論的方式,讓各方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以理服人,并且要心服口服;有些暫時無法爭論清楚的問題,要允許保留;要有求大同存小異,長期堅持不斷解決新老問題的胸懷,不武斷地下結論。
5、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會情緒低落,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必然形成遇事逃避的性格。對于這種情況,一定要利用各種機會鼓勵孩子,好的教育方式能幫助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孩子在成功的快樂中樹立自信、樂觀的人生觀。
另外,對某一件孩子看來很平常的事大加夸獎,說說自己當年做這事時的糗事,這樣可以使孩子得到暗示,增加孩子積極尋找辦法解決問題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