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現在不再提倡以”打罵“來教育犯錯誤的孩子,反而是要以和藹的態度、溫和的語氣來對自己的孩子講明道理,只有幫助孩子減少犯錯的行為,再逐漸培養孩子,才能讓孩子越來越優秀,那么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如何教育和引導呢?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如何教育和引導
1、建立聯系
當孩子在喝水是不小心把水杯打碎了,水灑在了沙發上時,大多數的父母都會自動開啟生氣模式,并大發脾氣,胡亂的訓斥孩子一通。其實,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之間建立聯系。倘若我們一味的訓斥和批評孩子,孩子就會只顧著傷心,生氣,害怕,根本聽不進父母的批評和指責。
而我們換一種方式,用平和的語氣詢問孩子”沒有燙到小手吧,衣服有沒有弄濕,別動,媽媽來打掃干凈,不然會扎到手和腳丫的“。這時媽媽和孩子之間就會建立一種聯系,孩子也會從驚嚇中恢復過來,并幫助媽媽收拾。
2、進行有效的溝通
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這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只是協商、懇求、嘮叨。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3、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總是火山爆發般責備孩子,然而很少去了解孩子為什么會犯錯。這樣的指責對孩子是完全沒有幫助。有時候,孩子不肯認錯,可能是因為還不清楚自己錯在哪里。
要知道,年幼孩子的是非概念還不是很明確。所以,在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指出孩子的錯誤,為什么是錯誤?錯在哪里?這樣的后果是什么。只有當孩子清楚地知道這些,才會加以改正。
4、家長要意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父母犯了錯,就應該主動認錯,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對父母心服口服;另一方面父母能夠以身作則,可以促進孩子正視錯誤,勇于承擔責任,并能使孩子意識到犯錯誤后要及時改正的重要性,從而避免以后再犯。
5、有效地引導孩子糾正錯誤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應該關注孩子犯了什么錯,該受到什么樣的懲罰,而是應該引導孩子糾正錯誤,回到正確的人生軌道上來。
所以當孩子犯了錯的時候,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隨意責備。相反,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控制好情緒,等自己已經完全平靜下來的時候,再來和孩子詳談,讓孩子感到父母的意見是公正、客觀的,這樣才能使談話繼續下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