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的孩子一般都是走讀的,每天放學回家后都能見到爸爸媽媽,但等到初中開始,大多數的學校都是屬于寄宿制的,孩子周一到周五在學校上課,到了周末的時候才能夠回到家中。對此會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產生不適應感,會想回家,孩子在學校想回家怎么辦好呢?
孩子在學校想回家怎么辦
1、分析原因
可以讓孩子仔細思考一下,孩子為什么會想家,讓孩子說出想家的原因,是因為家里特別好嗎,恐怕不是這樣的。孩子之所以會想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新環境的“排斥”,因為孩子孩沒能夠融入到學校這個新環境里。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分析問題的原因,是什么讓孩子無法融入新環境。是孩子內心的排斥,還是孩子被別人排斥了。
找到問題后根據問題去解決一下,如果是孩子自己排斥了,讓孩子自我詢問一下,為什么會排斥,是因為不習慣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幫助孩子過渡掉這個階段。
如果是孩子被別人排斥,思考一下問題不是出在哪里,如果不是自身的問題,就沒有必要為了融入集體而去委屈自己,迎合別人。
2、調整心態
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就要有針對性的解決。引導孩子關注學校的環境,關注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鼓勵孩子多與同學一起學習、游戲。只要孩子喜歡上了學校的環境、接受了身邊的同學,自然就不容易想家了。
在具體的做法上,就要通過多聊天、交流,減緩想家的情緒。父母要注意引導話題的走向。多聊一些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等小事。比如:宿舍里有幾個同學?都是哪里來的?都是什么性格?是不是每個地區的人都有不同的模樣?食堂里的飯菜怎么樣?最喜歡哪個?等等。這些話題看似都是瑣事,其實,正是這種瑣碎的交流,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3、融入環境
學校生活不同于家庭環境,缺少家庭那樣的氛圍。解決的辦法是盡快融入班集體中,盡快熟悉學校,熟悉老師和同學,與大家打成一片,多結伴參加學校組織的有意義活動。
孩子可以在周末多與家人交流溝通,給他們多講講自己來到新學校的感受,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多征求他們的意見。也可以與自己之前班級的同學、好朋友經常聯系相互交流學習、生活經驗。
孩子在學校想回家最大的原因就是沒能融入環境,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克服問題。當今后再遇到“孩子在學校想回家怎么辦”的這類問題就知道決絕方法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