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很不顧規則,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那我們就要去從孩子的心理去了解,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還能夠找到原因,那么孩子規則意識差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規則意識差是什么原因
1、教育方式和態度有影響
當孩子出現破壞規矩的行為,這并不意味著你的教育失敗,而是正常現象。是因為你的教育方式和態度往往會對孩子產生強烈的影響。當孩子破壞規矩的時候,你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會讓孩子產生相應的情緒和態度。
比如你又開始威脅了,開始武力恐嚇了,孩子就會出現反抗情緒,甚至會出現故意破壞規矩的行為。
2、規矩不一致,孩子有機可乘
現在的很多家庭,爺爺奶奶輩的老人都會幫著帶孩子,所以對于孩子來說,他感受到的可能是兩種標準的規矩。比如爸爸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爺爺奶奶可能會替孩子求情,甚至私下里還會幫著孩子破壞定好的規矩。
雖說隔輩親的情況客觀存在,但這種做法卻是最要不得的。給孩子立規矩,家長的態度首先要達成一致。否則孩子很快會找到“空子”,因為有人撐腰,而變得不明是非、不講道理,這種壞習慣旦養成,再想糾正就會非常費力。
3、自控能力較差
家長的教育有時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孩子們并非不明白道理,只是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從心理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堅持和自我控制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之所以規則意識差,是因為他們無法像成年人那樣控制自己的言行。
孩子規則意識差怎么辦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感
有的家長確實能堅定不移地遵守規則。有次我帶著孩子與朋友一家聚餐,在等餐過程中,孩子要求看動畫片,朋友定下只能看 20 分鐘的規則,得到孩子保證后,還拿出用手機設定了 20 分鐘的鬧鈴。時間一到朋友就關閉了手機,孩子也因此一直在傍邊鬧騰。
其實,培養孩子的規則感并非簡單粗暴的一刀切,而是要張弛有度、靈活處理。規則的滲透,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調整、改變和適應的工作。延長2至3分鐘動畫片并不會對孩子的規則感造成多大影響,還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友好。
2、給孩子展示具象的規則
規則、道理這些語言本身是抽象的,對于孩子來說,聽懂不代表著理解。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將各種規則展示給孩子看,孩子通過具體的活動看到規則、體驗規則,才能理解規則。比如飯前便后要洗手、吃飯的時候不能邊玩邊吃、早晚刷牙等。
經過這種高頻率的關于規則的展示以后,孩子就能逐漸明白一個道理:規則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的,遵守規則是能給大家帶來好處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