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因為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會采取打罵,這時候就會讓孩子的內心有怨恨情緒,長期打罵也就會讓孩子的怨恨程度有所加深,那么對于孩子怨恨父母怎么疏導呢?
孩子怨恨父母怎么疏導
1、允許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消極情緒
在很多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是不被允許表達的。比如孩子喜歡的玩具丟了,父母會選擇忽略孩子的感受或認為孩子的感受不重要,就會說出“有什么好哭的,再買一個就是”這樣的話語。
小孩子會把父母當做權威看待,當孩子的失望、憤怒、恐懼、擔憂情緒都被父母忽略或者否定,孩子的情緒一直被壓抑,會把情緒轉移給父母,內心充滿對父母的怨恨。所以當下一次,當孩子對父母表達怨恨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感覺不舒服,你有情緒是正常的,媽媽/爸爸能夠理解你”。
2、真心接受孩子的怨恨
當孩子怨恨父母的時候,并且父母在第一次聽到孩子表達對自己的怨恨時,會感到非常羞愧,有的父母甚至會惱羞成怒,就下意識的否認孩子的指控,或者是開始自我指責不是一個好父母。因為讓孩子能夠自由表達對父母的怨恨,這本身就是對父母的權威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愿意放下父母的權威,拿掉自我角色。
所以明確地跟孩子表達,允許孩子不原諒父母,接受孩子可以怨恨父母,才是胸有溝壑、心有雅量的智慧父母。
3、嘗試引導孩子、了解孩子
做父母的想了解孩子內心的怨憤,就要蹲下來和孩子平等共處,試著讓自己有耐心的聽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論想法如何,都要耐心的接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耐心的引導孩子。
父母不要著急慢慢來,想解除孩子的怨恨,就要了解孩子的性格,了解孩子的內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面前想問題看問題,跟孩子用溫和的語言交流;把孩子當朋友,讓孩子放下對自己的芥蒂之心。孩子會慢慢向你敞開心扉。
4、對孩子敞開心扉
在家庭中被愛、被尊重的孩子,更可能愛父母、尊重父母。因之,父母首先敞開心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他的關愛是真心的。在此基礎上,父母可以跟孩子商討、讓孩子參與制訂他的行為規則,最后達成明確、具體的行為要求,這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和執行規則。
同時,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讓他覺得,父母是信任自己、理解自己、接納和包容自己,并能實實在在地引導和幫助自己的。如此能消除孩子與父母的權利之爭,孩子怨恨父母的情況也就不復存在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