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離不開溝通的,但是怎么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家長也是沒有較好的方法與技巧的,為了幫助孩子良好的成長,家長肯定需要學會有效溝通,那么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又有什么呢?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1、語氣溫和
有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說話時,講話語氣越溫和,越容易讓孩子關注父母的話語。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要立馬發脾氣,要讓他先停下來看著自己,用平穩的語氣,告訴他犯的錯誤,讓他能夠聽進去,然后孩子才會進行改正,并保證下次不再犯。
2、回答式
當孩子問“這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會這樣?”,爸爸媽媽們不要嫌孩子煩,允許孩子多問問題,能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要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有時可以用孩子的語言來回答,比如孩子問:“魚為什么有魚鱗?”可以回答:“因為魚和你一樣,要穿衣服,魚鱗就是它的衣服??!”
而當家長在面對無法回答的問題時,我們可以承認自己不懂,然后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去找答案。
3、聊天式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尋找合適的聊天話題,不要局限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可以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聊他的新奇發現。
其實家長可以和孩子養成定期聊天的習慣,每天晚飯后半小時或睡前半小時,增進親子雙方的了解和感情。
4、傾聽式
家長與孩子溝通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意味著避免打斷孩子的話、集中精力于交流的過程。
為了便于做到這一點,溝通最好在安靜的地方進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擾。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能使家長了解孩子的問題和觀點,有助于澄清事實,避免對孩子的誤解。
5、準確表達
作為成年人,在講話的時候會用一些語言技巧,讓話變得更加有深度。但是跟孩子講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小小的腦袋聽不懂太過高深的話。
所以家長這時候一定要用陳述的語句,一句話只表達一個意思,讓孩子能夠聽得懂,才能夠回應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
6、把握和孩子溝通的時機
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要注意把握溝通的時間、地點、考慮孩子所處的環境,以及孩子這時的生理狀況及情緒,
然后通過這些,調整與孩子溝通的內容,積極尋求主動與孩子溝通的契機,只有把握了這些,才會使溝通產生事半功倍的成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