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上個月我帶孩子去見了我的朋友,孩子認生所以不說話。回家之后我對孩子進行了一番教育,經過觀察這些方法效果不錯,那么我把孩子見外人不說話怎么引導的方法分享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到家長朋友。
孩子見外人不說話怎么引導
1、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社交榜樣。
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很多時候孩子的處事風格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父母需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社交的榜樣,為人處事要落落大方,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就會受到父母這種積極的影響,變得大方出眾了。
2、站在孩子的角度,傾聽孩子,理解他的顧慮。
孩子的視角跟成人不同,內心相對成人也更敏感。
孩子見外人不說話也許他會擔心,萬一我的聲音太小,聲音不好聽怎么辦,會不會被人笑話。我說話的時候萬一卡殼了,沒說清楚導致誤會,人家生氣了怎么辦等,家長認為跟別人打招呼說話是件很簡單的事,在孩子心里確是不容易的。
3、告訴孩子“阿姨和你說話,是喜歡你”。
若是突然有陌生人和孩子說話,有些孩子可能會有些緊張,家長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別人和你說話,是因為喜歡你,并不是別的原因。這樣可以拉近孩子和陌生人的關系,讓他更愿意開口說話。
孩子見外人不說話的原因
1、孩子與外人說話感到害怕、緊張。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詞叫做“陌生人焦慮”。說的就是在孩子大概六七個月的時候,會對身邊最親近的人,比如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產生依戀心理。
但是對于不熟悉的人,則會感到十分害怕緊張。一般來說像孩子的這種情況,直到三四歲也不會完全消失的。
2、家長的批評家中了孩子自卑的心理。
孩子見人不說話,家長的態度不好,或者指責埋怨孩子沒禮貌。等等,這樣的方式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變得更不敢與人交流,缺乏自信在自己的世界里躲得更遠,嚴重的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
其實孩子見外人不說話有時候比家長更著急,所以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要盡可能的理解孩子,多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這樣孩子才會變得更勇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