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愛說話,做父母的肯定會著急的,所以要想辦法引導孩子,讓孩子愛上交往,喜歡和別人說話。
不愛說話的孩子怎么引導
1.給孩子營造輕松、無壓力的交流環境。
輕松而無壓力的環境是孩子喜歡說話的前提。孩子不愿意說話的時候不要逼迫孩子講話,以免引起焦慮和緊張。
孩子講話時,父母不要急于糾正孩子的言語錯誤。有證據表明,經常被糾正言語的那些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的語言發展得慢。而且,經常被糾正言語的孩子會漸漸失去說話的興趣和信心。
2.為孩子提供充分講話的機會。
父母僅僅與孩子交談是不夠的,還要關注交談的質量。父母和孩子交談時,不要把孩子僅僅當成一個傾聽者,要多給孩子發表自己意見、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
同時,要耐心傾聽孩子講話,不要急著代替孩子把話說完,要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并對孩子的話做出積極應答。在這一過程中讓孩子逐漸體會到語言的作用,習慣于表達以及學會如何表達。
3.父親要和孩子多交流。
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成員對孩子交流能力發展的作用是不同的。
和母親相比,父親更能促使孩子去調整和拓展交流技能,可以為孩子與不熟悉的人談論家庭生活之外的話題提供支持。因此,父親要多和孩子交談,為孩子通往外部世界搭建“橋梁”。
4.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語言的發展不是孤立進行的,它是在認知和社會性發展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因此,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逐步擴大幼兒的眼界,會讓幼兒在觀察周圍事物和人們的實際活動中,逐步增強他們的交流體驗。在此過程中,讓幼兒經常講述發生在身邊或者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并加以鼓勵,既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會激發幼兒言語交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借助其他表達形式激發孩子言語表達的主動性。
在孩子發展過程中,除了語言之外,繪畫也是他們表達思想情感、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語言和繪畫的發展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所以,當孩子不想用語言表達時,可以讓他們把自己的經歷或者身邊的事情用畫筆畫出來。在此基礎之上,請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圖畫,也是激發孩子表達欲望的一種好方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