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一直是父母雙方的事情,但是有很多的家庭當爸爸的很少參與孩子的教育,但這樣就會讓孩子難以感受到父愛,還容易讓孩子缺失安全感和責任感,那么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怎么辦呢?
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怎么辦
1、做好溝通
當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的時,這時候媽媽就可以跟爸爸心平氣和溝通,了解他的想法;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自己比較強勢;凡事有果必有因,找到問題所在就可以解決根本問題。
2、采取方法
還有就是可以采取“你強我弱”的方式,比如當孩子來找我們家長玩一些稍有難度的游戲時,我們就可以示弱的說:“哦,這個媽媽不行,這個只能爸爸上了”。那這個時候,爸爸的就會挺身而出了。所以,做媽媽的弱一點,爸爸自然就會強一點。
3、制造機會
當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的時候,我們做媽媽的要學會給爸爸制造機會,也就是媽媽要嘗試著缺席一下,我們經常說:爸爸缺席,媽媽就變得很全能。所以說,當我們做媽媽的偶爾缺席一下,那是不是做爸爸的是不是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地全能起來呢?
4、學會提要求
爸爸不參與孩子的教育,那做媽媽的就要學會提要求。這時候要做到態度柔和,立場堅定。有些媽媽害怕被拒絕,在提要求之前會加一些情緒攻擊,“你從來不陪孩子”、“別人的爸爸如何如何”,這時爸爸就會覺得你在批評他、指責他,從而產生逆反心理,火冒三丈的拒絕你,如果你提出十次要求,他能執行五次就已經很不錯了。
5、多點耐心
不可否認,媽媽們在養育孩子中有得天獨厚的母性優勢,可獨自承擔育兒工作,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想讓爸爸也更多地投入進來,就需要媽媽們多一些耐心和放心,允許爸爸用自己的方式育兒。
6、讓爸爸也要承擔責任
想要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他們不只需要媽媽的教育,也需要來自爸爸的教育。爸爸能夠增強他們的視野,鍛煉他們的能力,并教會他們很多大道理。
畢竟很多孩子從小都十分敬重爸爸,希望能夠向爸爸學習,如果爸爸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成長就會讓他們覺得爸爸太過冷漠,從而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