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己家孩子不喜歡運動,每天孩子吃完飯之后就躺在床上,或者是窩在沙發上打游戲,但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以及思維敏捷度,那么孩子不愿意體育鍛煉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愿意體育鍛煉怎么引導
1、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孩子不愛運動時,首先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告訴孩子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有利于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也可以使人精力更加充沛。
2、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項目
每個孩子的身體情況和性格特點不一樣,家長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選擇相應的項目,也不要違背年齡段。
比如讓3歲的孩子學習網球,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興趣非常重要,不要因噎廢食讓孩子受傷,又失去對運動的興趣和熱情。
3、和孩子一起運動
和孩子一起運動可以增進親子關系,會讓孩子玩得更加開心,還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父母自己本身就不愿意體育鍛煉的話,就很難說服孩子去運動,我們要利用休息時間多帶孩子到戶外運動,別怕孩子累著,他們睡一覺很快就會恢復體力了。
就像我們帶女兒爬山,每次回到家我們都覺得好累,睡一晚,第二天起來,看到孩子比我們大人都精神百倍。
4、引導孩子認同運動的好處
孩子不喜歡運動,一般而言,是在心理上產生了畏難情緒。家長要適時引導,告訴孩子運動的好處,比如,堅持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毅力,能培養一個人的品格,能增強體質,更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等。家長在告訴孩子這些運動帶來的好處時,可以通過一些小案例、小故事來引導,特別是名人的故事,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在心里產生認同感,激發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5、幫助孩子交伙伴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小伙伴一起運動,因為,小孩子出去運動,當然對身體非常有幫助,能夠鍛煉身體,強身健體,可是,如果小孩子自己鍛煉,自然就會感覺沒動力。
想要孩子愿意體育鍛煉,首先家長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其次要幫助孩子找到真正喜歡的運動。適合孩子的年齡以及身體發育情況,并長期堅持,有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發展,孩子會更加的有耐性,有毅力,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