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觀察父母與孩子交流不暢的家庭,多數問題出在各自站的位置不同上,又不能互相理解,造成了“不想說”和“想聽”的矛盾。那么,當孩子不愿意說心里話的時候該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愿意說心里話怎么引導:
1、選擇適宜的時間和空間
合適的時間,做該做的事,會事半功倍。與孩子交流心情,也是一樣的道理。通常情況下,人在心情愉悅時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一個陽光的午后,在溫馨舒適的床上,當你和孩子都感到輕松時,可以嘗試邀請孩子進行一場精神上的交流。
2、與孩子聊天時,不一定非要面對面
提起溝通,很多人習慣地以為,必須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兩個人正經地、面對面講話。于孩子而言,“游戲”才是走進他心靈最快的方式。父母固定與孩子的親子時間,在陪伴的過程中,去發現他們的所思所想。在聊天過程中,細心留意他表達的觀點、他把自己擺放的位置,順暢自然的溝通能讓孩子和父母之間保持溫暖的連接感。
3、父母說得少了,孩子自然有機會多說
從生存時間和人生經歷而言,父母之于孩子豐富得多。因此,許多父母在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父母在生活經歷上的優越感就抑制不住的噴涌而出,迫切地想給孩子指點人生。實際上,在人與人的溝通過程中,無論年齡相差幾何,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思維方式和表達內容。
當孩子想表達時,父母要做的只有三件事:
(1)注意觀察孩子講話時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
(2)孩子說話時,在沒有他允許的情況下,不要打斷;
(3)當他們說完后,適當給予簡單的回應。
實際上,技巧和方法永遠都是次要的,讓孩子愿意吐露心事的父母,往往是那些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的父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