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會不斷的增強,孩子就會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家長阻止孩子的行為,并不加以引導,孩子就會容易形成叛逆的心理,那么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呢?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
1、培養孩子的堅持態度
提到堅持是大家會一致認為很重要的事情,當然我們指的堅持是真的對孩子成長有益處和孩子真心喜歡的事情,這些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考慮到孩子的成長大方向和孩子的個人強烈意愿。
很多時候,孩子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是需要有堅持的信心,無論在做什么事情都是會遇到困難、挫折的,我們就要有克服困難、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和毅力。況且很多事情想要做成、做好,也是需要其他事情的輔助、協調才可以。
2、接受孩子的缺點
作為父母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應該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相對的是每個孩子也有著自己的缺點,孩子的缺點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父母不應該否定孩子的缺點,要接受孩子的缺點。這才是接受孩子整個人,并且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并且只有充分接受了孩子的缺點,才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孩子。
3、在家里要讓孩子多勞動
作為父母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學習,一點家務也不讓孩子做,這樣會使孩子變得懶惰,甚至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所以要讓孩子學會勞動,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家里的一份子,要有做家務的責任。
4、幫助孩子樹立規范意識
我們都在講如何幫孩子樹立規范,如何讓孩子懂規矩、懂禮貌。其實很簡單,如果外部行為指引是積極的,孩子的行為就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如果外部行為是有約束的,孩子的行為自然就會受到約束,規范規矩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
5、指導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