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一方面是自信心不夠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孩子的挫敗感在作祟,孩子害怕失敗,越擔心越膽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惡性循環。但是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我們要盡快幫助孩子改正這個問題,所以孩子膽小不敢表達怎么辦呢?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怎么辦
1、要改變孩子對失敗和成功的不正確認識
在孩子面臨失敗時,不要動不動就責罵他“笨”,質疑他的能力,發現他們是屬于不夠努力或是學習方法不對的問題才是家長的任務。
家長還可以在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中,利用各種實例,教育他們認識到,失敗和成功都是學習和訓練成果的一種標志,失敗只是代表學習程度還不夠,只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就會取得成功。
2、為孩子創造一些機會
你要利用一些機會,或者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從自己非常狹小的安全區里面走出來,認識外面的細節,不要那么害怕,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孩子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3、家長要人為制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對自己刮目相看
因為爸爸看到兒子做什么事情都唯唯諾諾,不敢動手,而這位爸爸是制作小工具的能手,他就在院子里打算做一把小板凳兒,并且教孩子來給自己幫忙,一旦孩子表現出一個積極行為,家長馬上肯定,還是發現自己并非一無是處,原來這些方面做的還挺好的,他爸爸媽媽都這么肯定自己。
家長們可以不在孩子當面討論關于孩子的事情,時不時地談到孩子正向積極的行為,有意無意的讓孩子聽見。
這樣的場景中,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是在我表面才會鼓勵我,他們是真心看到了我比較積極優秀的一面,有的說先暗示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增強。
4、孩子的事情,在不錯誤的前提下家長都要少去干涉
家長應鼓勵孩子主動交朋友,但不必對孩子間的交往過多干涉。有的孩子會覺得和同齡人玩無趣,喜歡跟大點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會有挫敗感,覺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強行篩選孩子的朋友圈。
5、孩子有改變是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的
尤其那種在家里表現和在外面表現判若兩人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是家庭過渡寵愛,過度保護的結果。
大多數幼教專家不主張讓很小的孩子和別人打招呼,更反對家長督促 孩子“講禮貌”,孩子面對陌生人有一些自我保護的警覺是必要的,更何況我們需要打招呼的都是我們自己的朋友,是成年人,我們自己打招呼就可以了,不用強迫 孩子和一個高大的陌生人打招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