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獨立意識是逐漸增強的,當父母在安排孩子做事的過程中,由于孩子獨立意識的作用,孩子就會反抗父母的安排,那么一年級小孩不聽話怎么辦呢?
一年級小孩不聽話怎么辦
一年級小孩不聽話,家長要用同理心和孩子溝通。一年級小孩不聽話,常常是因為我們沒有尊重孩子,沒有尊重孩子,是因為我們缺乏對孩子的同理心,如果不能和孩子在理解上保持一致,又怎么能豈望孩子在溝通上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父母常常會用成人的思維,想法來看待孩子的行為,陪伴孩子的成長,就是在和一只蝸牛在散步。父母必須刻意停下來,觀察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背后的需求。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用“我們”來增強孩子的歸屬感和力量感,比如:“我們一起來看看,問題出在哪里啦?”“為什么我們昨天不想聽爸爸的話呢?”讓父母參與進來,更好的去理解孩子。
一年級小孩不聽話,要和孩子經常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和孩子溝通時不要拿出大人的威嚴,要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和小孩子能夠交心,這樣孩子才會暢所欲言,和你無話不談。要想孩子所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要強迫孩子做事情,可以給出意見,讓孩子自己做主。
當一年級小孩不聽話,家長要學會肯定和表揚。當孩子身處叛逆期的時候,往往家長的指責和批評會越來越多,這會讓一些低齡兒童感到迷茫,也會讓他們更加煩躁。
此時,家長不妨換一種方式,把肯定和表揚的話語掛在嘴邊,將指責換成鼓勵。孩子做得好的時候,鼓勵會讓他們做得更好;孩子受挫時,家長不要冷嘲熱諷,多一些鼓勵能夠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也幫他們順利度過叛逆期。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一年級小孩不聽話,孩子對家長的話充耳不聞或者是故意唱反調時,家長不妨也學學孩子的態度,嘗試一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比如,當家長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時,孩子總是推三阻四或者唱反調,那么家長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對付”一下孩子。
不過在做這一步時,家長應注意自己的態度要溫和,而不是和孩子故意斗嘴。然后適當地引導孩子,“回放”一下剛才的過程,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態度有問題、做法有錯誤,孩子會更愿意主動改正錯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