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做人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孩子在懂事起就要接受這方面的道理,一個人能不能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生存,首先一點就是要學會做人,一個沒有品德的人,到哪里都不會有人歡迎,那么,怎樣教育孩子學會做人道理呢?
怎樣教育孩子學會做人道理
1、學會感恩
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恩源于良心、良知、良能,這是孝心的親情基礎。然而,感恩這種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通過教育。
做家長的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
2、權衡利益,保持原則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權衡利益,將時間合理分配在各門科目上。同樣的,在人際中、在工作上,大家同樣要學會去權衡,同時待人處事,也要堅守一些基本的原則,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容易讓自己陷入泥潭之中。
要知道,許多利益的背后,都帶有一定的風險,做人保持底線和原則,才不會在誘惑面前失去方向,從而陷入被動的地位。
3、讓孩子學會自愛的本領
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懂得自我保護,那么家長也就比較放心了。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就不會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也不會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會隨便更陌生人回家了。教會孩子學會保護好自己,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4、與人為善
人際交往,猶如一面鏡子,你如何對待他人,別人也會怎樣來反饋于你。心地善良的人,由內而外散發著一種親和力,與人相處時,能夠顧及他人的感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他們擁有同理心,也能贏得更多的認同。
在高中的時候,孩子形成人生觀之時,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將會在將來的人生中,與他人友好交流,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交到人生的貴人。
5、用一些經典的感人故事熏陶孩子
我們可以用一些感人的故事來熏陶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一些事跡中去深刻地感受做人的品格,比如說古時候的“孔融讓梨”、“畫荻教子”、“岳母刺字”等一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來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