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生長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所以孩子之間的情緒狀態也是有差異的。同樣孩子情緒狀態也會表現在孩子日常的行為和做事的態度上,那么孩子情緒狀態有哪些呢?今天我們探究一下,讓家長有一些正確的認識。
孩子情緒狀態有哪些
1.憤怒 發脾氣
憤怒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情緒,如果孩子長期有這樣的情緒,不僅會損害身體健康,同時也會損害人際關系,甚至是孩子以后的事業發展。
但是在生活中,每個人都不能事事順心,萬事如意,當孩子遇到憤怒的事情,家長可以讓孩子嘗試做幾次深呼吸或到外面慢跑幾個圈,讓身體上的感覺抵消消極感情。
2.好奇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對于幼兒來說,一旦面臨新奇、神秘或者自相矛盾的事物,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探索行為:感官探索、動作探索、言語探索。正是通過這些探索行為,孩子學會選擇性的了解周圍事物,并積累經驗。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在安全的范圍內鼓勵和培養他的好奇心,幫助他們不斷的去探索周圍的事物。
3.懼怕
害怕并不是一件壞事,一個完全不怕任何東西的孩子,往往會碰到危險的情況不知道躲避。
但是害怕太多也不好,會讓別人以為孩子膽小懦弱。當孩子長期處于恐懼狀態下,思維會受到抑制,產生膽怯心理,造成孩子退縮和逃避,嚴重的情況下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長要及時讀懂孩子害怕的原因,哪怕他害怕的原因很“不合理”,家長也不能取笑他,更不能一味的說這個是沒事的。
而是要承認孩子害怕的事情或東西的真實性,有些東西可以直接表演給他看,幫助孩子走出害怕境地的起始點。而有些東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體驗。當發現孩子有一點進步時,就大大表揚,增強他的勇氣和信心。
父母如何教導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
1.鼓勵孩子交際
情緒控制最好的辦法就是實戰,而孩子情緒很容易高發在與小朋友的玩耍之中,主要是因為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得認識與理解。
爸爸媽媽多多的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際,哪怕發生情緒,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孩子就學會了如何在與他人交往中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冷靜。
2.詢問孩子是否需要陪伴
其實如果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我們還有一些大的舉動,就變成了孩子的失控傳染給了我們。身為大人我們雖然在生活里也會有覺得情緒繃不住的時候,但在面對孩子簡單的小情緒時,我們能夠掌控得住,因此不能操之過急地去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