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攀比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任其發展,那么就會轉化為嫉妒,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進行正確的引導,則會使孩子在他關注的方面飛速的進步。因此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喜歡攀比怎么辦的問題,及時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孩子喜歡攀比怎么辦
1.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教他懂得看待問題
一個人自信心的建立,多是來源于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從而增加的他人認可與提升的自我肯定。所以在上學之前的這段時間,孩子自信心的來源主要是家長的認可。
那么作為家長就要提醒自己,多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少用一些負面的對比。尤其是不要總是拿著別家孩子的優勢來對比自己孩子的弱點。
2.認真傾聽孩子的煩惱,幫助他理智尋找問題的關鍵點
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他所產生的大小煩惱是最愿意和家長分享的。因此我們要和孩子進行深度一些的溝通。
培養孩子的大局觀,不畏懼不張揚,可以為別人的幸福鼓掌,同樣也能夠好好地過自己的生活。這同樣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用著急慢慢來。
3. 父母要摒棄過激和不負責任的語言
父母的語言對于孩子而言,是他們自我認同的重要標準。他們會依靠外在的諸如語言、肢體動作及成人的態度等,來確定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和自己應在社會中的定位,而家長過激的和不負責任的語言,容易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
4.父母要盡可能地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
首先要從肢體上和孩子保持平等,即視孩子身高的不同,父母要下蹲、俯身或坐在高度不等的椅子上,以保證能平視孩子。這樣可以讓孩子感覺到是被尊重的,進而使他們能夠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見。
5.不要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
每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因此,和孩子交流時都應該從他(她)自己實際的情況出發,而不是做其他孩子的復制品。
6.不要用夸贊其他孩子的方式來反襯自己孩子的不足
沒有什么比夸贊別人、責罵自己更讓孩子感到羞辱了,被這樣對待的孩子不僅感覺不到鼓勵,也感覺不到親人的真愛。
7.不要當眾斥責孩子
孩子到了一個相當的年齡之后,他們會察覺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并以此缺點為羞恥。尤其對于生性敏感的孩子來說,他們會覺得:家人知道我的缺點沒關系,但絕不能讓外人知道。
當孩子聽到別人在談論自己的缺點時,就會產生一種“暗示效應”,這種暗示效應會讓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差孩子、是一個被人看不起的人、是一個無用多余的人。
8.正確的引導
孩子成功時,父母應該多給他們一些支持、鼓勵,讓孩子能夠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應該多給他們一些安慰,讓孩子遠離譏笑、貶抑、絕望,讓孩子重樹信心。
孩子出現攀比行為,心理變化很多,家長一定要懂孩子內心的想法,才會正確的引導孩子走出攀比圍城。讀懂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這樣才能孩子喜歡攀比怎么辦的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