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個5歲的男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怕黑。一位12歲的孩子,恐高。一個8歲的小孩不敢在臺上表演等等,你會發現在生活中這種現象很多,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怎樣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怎樣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1、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因害怕、恐懼而情緒激動甚至哭泣時,請接納并允許孩子情緒上的宣泄。如果孩子哭泣,請允許他哭一會兒,給予擁抱或愛撫,看著他們的眼睛共情“害怕,是嗎?”孩子多半會回應而說出具體的恐懼點。
2、別拿成人的評判標準要求孩子
也許僅僅是跨越一條小水溝,大人半個步子就邁過去,孩子個矮腿短,他就有理由害怕掉到水里而止步等待。
3、不要強化孩子的弱點
當父母感到自己的孩子膽子小、過度自我保護時,更不能從言語上反復批評、強調“你就是膽子小!”這樣貼標簽,更會強化孩子的劣勢;更不能當眾指責“你看誰誰,就是比你膽子大、勇敢、動作協調”,反復比較會讓孩子更自卑、自暴自棄從而喪失戰勝困難的動力!
4、循序漸進解除孩子的恐懼
拿《最野假期》里暉暉在巴音布魯克騎馬為例,開始暉暉拒絕上馬,說自己太重,上不去。全組隊員和主持人想了各種辦法幫他上馬,等他上馬后,當地的阿音格哥哥坐在他身后保護他,讓他確定自己不會摔下。接著主持人黃煒哥哥給他選擇權“你是選擇現在下馬?還是讓馬走幾步?”暉暉特別放心地說“挑戰一下自己,再多走幾步。”當他確定了自身安全,又感到樂趣時,就會有挑戰自我、克服恐懼的動力。最后暉暉騎了好幾圈而不肯下馬,既體驗了騎馬帶給他的快樂,又獲得了戰勝自己恐懼的成就感。
5、對細致敏感,自我保護欲較強的孩子,選擇恰當傳遞信息
比如一位醫生的孩子,原本特別想學習游泳,聽了媽媽講了搶救溺水患者失敗的經歷后,再也不敢學習游泳了。隨著對暉暉的更多了解,知道暉暉在媽媽的影響下,也特別愛看養生及分享醫學知識的節目,能說出很多疾病及人體器官的名稱。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也許這一因素也會使小暉暉對身體可能出現的未知風險產生比同齡孩子更多的擔心。
6、對于頑固、強烈又不明原因的恐懼
如果家長朋友確實不知道孩子因何而害怕恐懼,并且恐懼程度已經達到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最好帶孩子咨詢專業人士。
幫孩子克服恐懼,不是一時一刻的事情,不可急于求成,需要清楚原因、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幫助孩子。隨著孩子對自己身體素質的自信、平衡感的提高、情緒管理力的提升,克服恐懼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