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釋放不好的情緒,雖然大多家長覺得孩子哭鬧的行為十分不好,但孩子哭鬧的行為是與其情緒存在聯(lián)系的,孩子的負面情緒大多是以哭鬧的形式發(fā)泄出來,孩子明明已經充滿了負面情緒,如果一直忍著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那么如何幫孩子釋放情緒呢?
如何幫孩子釋放情緒:
1.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同樣具有喜怒哀樂,并且他們總是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現(xiàn)。
2.傾聽孩子的話
傾聽孩子的感受,不用對他加以評論,也不需要幫他解決問題,唯一讓他知道的是,在他需要的時候,你是可以傾訴和依靠的人。
3.運動釋放情緒
如果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心情不好,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在小區(qū)或者是公園進行跑步運動,通過跑步出汗的過程來釋放自己的壞情緒,一邊跑一邊喊口號,跑完后回家洗個澡,心情會變好些的。
孩子不會釋放情緒的危害:
1.孩子習慣性壓抑自己的情緒。遇事不會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意見,不斷地抑制自己來迎合他人;
2.性格變得比較極端,長期不被允許哭的孩子,就算受到傷害也會克制自己想哭的欲望,表面看起來很是懂事、乖巧,但內在的情緒積壓太多,一旦忍受不住爆發(fā)就可能出現(xiàn)不可挽回的后果;
3.不懂得如何和他人相處,大多數(shù)孩子在遇到委屈、受傷等情況時,都只會在父母面前哭,這是因為信任父母,而父母卻覺得孩子哭是懦弱、不勇敢的表現(xiàn)而拒絕這種信任關系。長期以往沒有在父母那里索取親密信任,也會不愿再去相信別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