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近年來,住宿制高中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高中生住校,跟家長交流時間明顯減少。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生的成人感不斷加強,他們迫切希望擺脫家長的監護和照顧,體現自我的存在。他們更喜歡獨立思考,不愿意被管教、被安排。種種因素使得高中生與家長的溝通面臨種種挑戰,而作為家長,在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等形成的關鍵時期,要做好引導者,而不是旁觀者或是反對者,因此,一定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那么,怎么和在校住宿的孩子溝通呢?
怎么和在校住宿的孩子溝通:
(1)耐心傾聽。想讓溝通變得容易,首先要學會安靜地傾聽孩子的心里話。孩子講述他高興的事,要和他一起高興,以表示共鳴;孩子訴說不高興的事,應該表示理解和同情;即使對孩子所說的話題不感興趣,也應該耐著性子聽他講完。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向家長傾訴,把在學校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講給家長聽。
(2)換位思考。安靜的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同時家長還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認識和思考問題。家長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常常是,傾聽之后不立即表示理解,就急于提供真理,直接把自己已有的經驗灌輸給孩子。理解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是放下家長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孩子平等談話。
(3)及時鼓勵。與孩子溝通的最終目標是正確地引導孩子。想要和孩子輕松地交流,就要像朋友一樣真誠相待,并且必須有及時的鼓勵。不僅要及時鼓勵孩子的成績進步,還要鼓勵孩子的懂事與善解人意和孩子對自己的錯誤有正確的認識。這樣,孩子在交流中會獲得認可,增加自信,更愿意主動跟家長溝通。
(4)切忌發火。無論聽到什么,家長都要保持冷靜。即便是孩子非常無理的或者不切實際的想法,家長也應該讓孩子把話說完,然后再表達自己的想法,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因勢利導,“硬碰硬”肯定是行不通的。
(5)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溝通。受傳統文化影響,中國的家長比較含蓄,不喜歡直接表達。其實,家長很有必要適應時代的腳步,打破陳舊思想的束縛,家長與孩子交流并不一定非得有具體的內容,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可以說笑,可以吃飯,可以談論國家大事或者一周所見所聞,這些都是交流,不但有助于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而且即便出現什么問題,也能及早發現。
總之,高中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住宿會讓孩子更獨立、更堅強,有效的親子溝通能夠給孩子以最強大的依靠,讓他們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去體驗多姿多彩的生活;能夠幫助家長給孩子更多的精神支持,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愿每一位家長都能成為孩子的傾聽者、交流者、保護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