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年紀較小,大部分都有畏懼老師的心理,在學校被體罰后也不敢告訴家長。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在學校被體罰后也怕今后再給孩子添麻煩而忍氣吞聲。這樣一味的縱容會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膽小,因此必須采取適當的方法處理好這種情況,那么老師體罰孩子家長怎么溝通呢?
老師體罰孩子家長怎么溝通?
一、弄清楚老師是怎么“體罰”學生的,是打手心、打腦袋、打屁股,還是象征性的在孩子的手上打一下而已(或者其他部位)。
二、弄清楚孩子到底為什么被“體罰”,體罰是個敏感詞,這年頭老師還真不會隨便用,或者隨便打孩子。
三、孩子在學校犯錯或者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某些任務時,孩子總會在父母那里習慣性的把自己受到的“委屈”放大,用來獲得家長的“赦免”,很多孩子都會使用這一招,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去找老師“算賬”,對不起老師也不是“吃素”的,這樣的家長,這樣的溝通態度,老師為什么還要主動積極全心全意的把你的孩子放在“心尖”(這話不好聽,但是換位思考,道理就是那么個道理)。
四、孩子犯錯,應該先教育孩子,孩子的錯在家長眼里都是小錯,可是在老師的眼里,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中,老師需要要求孩子遵守紀律和規律,一個班級才能被更好的管理(對不起就算是在國外,大家看到的自由的學習環境,也是有規律和規則要遵守的),你的孩子沒有遵守規則,沒有做到老師要求的一些事,這是他們犯錯在先,不管孩子如果“放大他們的委屈”,都應該先找到孩子的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再想方法和老師溝通。
五、老師不會因為孩子一次受委屈就刻意的“疏遠”孩子,刻意的“排擠”孩子,如果孩子的個頭不是很高,老師把他們調到較后一張位置,是孩子在老師那里有很多的“歷史污點”,家長不去深度挖掘孩子在學校的“歷史污點”是什么,就從孩子那里聽到的、看到的進行判斷老師的行為,未免有些武斷,這對孩子也沒什么好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