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人無完人,大人還有做錯事的時候,更何況社會經(jīng)驗不足的孩子呢。所以想要解決孩子做錯事不承認怎么辦的問題,首先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你可以接受孩子的錯誤,和孩子做朋友,這樣孩子就不會膽怯。
孩子做錯事不承認怎么辦
1.批評勿提舊錯。
當孩子出了問題,有些家長愛把翻篇的舊錯和新錯疊加到一起,像一門大炮變本加厲地轟炸一通,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自尊心很受傷。因此,家長要就事論事,當下出現(xiàn)的問題就解決當下,不能老是揪著過去的“小辮子”不放。
如果做不到,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別人動不動揭你的老底,讓你難看,你心里是啥滋味?
2.真誠交流
面對不認錯的孩子,家長應以冷靜寬容的心態(tài),真誠和孩子交流,聽聽孩子的理由,仔細了解整個事情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和孩子一起分析,告訴孩子哪些地方做的不對,應該要怎么做。
家長作為孩子的后盾和最疼愛的人,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信任和尊重,而不是害怕和疏離。孩子的情緒得到安撫,自然愿意跟隨家長一起去積極反思自己的行為。
3.不拘泥于認錯的形式
家長不必要非得逼著孩子明確說出來“我錯了”、“對不起”,重點應該放在幫助孩子認識錯誤上。
只要孩子愿意認錯,道歉的形式并不重要。有很多孩子,倔強著不愿說對不起,卻會用行動去表達歉意,比如主動去和對方握手或求一個擁抱,這同樣是很好的認錯形式。
4.接受孩子的錯誤
孩子剛犯錯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定一個規(guī)矩,讓孩子知道犯錯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家長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超出界限就要懲罰。這樣孩子犯錯就不會遮遮掩掩不敢承認了。值得注意的是等孩子愿意和你分享做錯事的經(jīng)過時,家長一定要給予教育引導。
孩子做錯事不承認的幾種可能
1.他犯錯,也知錯了,但是不肯認錯。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也許是他明白錯了,但是拉不下面子來認錯。這時候大人倒也未必強行要求“認錯”;
相信他知道錯誤了,提點一下錯在哪里,以后他說說以后要注意什么,表達一下信任。這樣的孩子 自尊心一般比較強,家長適時表達信任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2.他并不認為自己犯錯了,所以不認錯。
對錯,是大人的判斷,孩子可能未必覺得自己錯了。這種情況下,孩子肯定會比較委曲,不愿意認錯了。如果這時大人強行要求他認錯,反而會給孩子內心造成創(chuàng)傷,留下一些負面的影響。
3.孩子不認為自己犯錯的情形,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是非觀念。
這種情況需要家長進行引導,告訴他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給別人帶來了什么麻煩或者影響,會讓家長產(chǎn)生擔心或憤怒的情緒。慢慢說,孩子會明白的。
孩子做錯事不承認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知道孩子做錯事不承認怎么辦。所以在面對孩子撒謊不承認錯誤的時候要說出來,讓孩子明白家長是知道自己犯錯畢竟并可以接受孩子的錯誤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