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最大環境;學校、老師,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第二大環境。如果這兩大環境能強強聯手,對孩子的成長無疑是巨大的推動力。那么,孩子基礎差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呢?
孩子基礎差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一、信任感,是一切關系的核心
信任關系是一種選擇。對家長來講,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信任我們孩子的老師。為什么?這跟老師值得不值得你信任,或者老師有沒有贏得你的信任,沒有任何關系。你必須信任他,只是因為他是你孩子的老師,你對他的信任,對他很重要,對你更重要。之所以說信任比不信任更好,甚至是惟一的選項,是因為信任比不信任,結果更好。
二、溝通前提平等尊重
與老師進行溝通的前提是對老師的信任和尊重,有了信任才能夠和老師說真話,才能夠把孩子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真實地與老師進行溝通,有了尊重才能夠博得老師的支持,才能夠贏得老師的好感。家長們在與老師的溝通過程中要充分地信任老師,充分地理解和支持老師,這樣老師也就會更加努力地工作,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你的孩子身上。
三、溝通方式不拘一格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這位我們與老師溝通提供了更多、更有效、更簡潔的方式。傳統的面對面溝通甚好,但新興的電話、短信、網絡也是很好的溝通方式。
四、溝通內容深入廣泛
傳統的思維認為家長見老師肯定是孩子犯了大錯了,其實不然家校之間的溝通不應該僅僅孩子的過失,更多的是孩子的進步和變化。有很多家長在和老師溝通時總愛說孩子犯了錯盡管批評,盡管打,其實這些都是假話,現在那個老師敢打學生啊?不要把家校溝通變成孩子的批斗會,當然這不僅僅是家長的問題,很多老師也應該注意。
五、讓孩子支持家校溝通
有的家長總是在和老師溝通之后就對孩子的教育變得嚴厲,甚至一和老師溝通了回家就批評甚至打罵孩子,這樣就給孩子巨大的壓力,讓孩子不愿意家長和老師交流,甚至怨恨老師。家長在老師那里無論聽到什么都應該智慧地處理,讓孩子欣然接受并支持家長和老師溝通,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是積極有效的。這樣的教育除了家長和教師在參與,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也才會被調動起來,這樣的教育才會更加有效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