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問我:孩子脾氣不好咋辦?我回答他:孩子脾氣不好就好好教,孩子脾氣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會一天改變,我們做家長的就要慢慢改變孩子、慢慢引導孩子,相信孩子。
孩子脾氣不好的原因
1.得不到關注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美其名曰“陪伴孩子”,結果是給孩子一堆玩具,而自己在旁邊玩手機。殊不知在孩子的眼里,其實這是一種“忽視”,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在乎自己,心思不在自己身上。這種因得不到家長關注產生的憤怒,孩子就會通過發脾氣或做出一些暴力行為來引起家長的關注。
2.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小孩子還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但內心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通過發脾氣、摔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不要過早地把孩子“不好”的行為當做是孩子脾氣壞的象征,及時進行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后,這種情況就會慢慢減少。
3.家長過度溺愛孩子
脾氣非常暴躁的孩子,往往也很有可能出自一個溺愛嚴重的家庭之中。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是被家長捧在手心里保護著的,大部分家長都會格外寵愛自己的孩子。
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對孩子就更是寵愛了。這種愛如果說掌握不好分寸的話,孩子就會被寵壞,變得越來越驕縱任性、蠻橫無理,脾氣很糟糕。
4.孩子不懂如何正確管理情緒
還有些孩子,他們之所以脾氣很差,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家長沒有重視這方面的教育。
喜怒哀樂是我們正常人都會有的情緒,不想變得暴躁,就需要掌握正確管理自己情緒的辦法。如果孩子沒有掌握的話,自然就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脾氣變得很差。
孩子脾氣不好咋辦
1.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強加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即使父母,也無權要求他們事事按照你的意愿來做,即使你是為了他好。強加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開心、樂觀,還能養成獨立、有主見的性格。
2.適當地給孩子一點權力
有時,孩子會對某件事很感興趣,你不讓他做,他也執拗地一定要做。這時不妨給孩子一點選擇的權力。家里有兩排落地書櫥,孩子對里面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一再要打開書櫥,翻出里面的書。我不想讓他養成到處亂翻的習慣,又不想扼殺他的探究欲。
3.讓孩子了解別人的感受
一個不了解別人感受的人,是很難體諒別人的。雖然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苦和不如意,這些你或許不想讓孩子過早知道。但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體諒父母的辛苦,對孩子卻是不無益處的。
4.平時做好功課,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教育孩子關鍵還是在平時,即使孩子已經有脾氣暴躁的現象,也要在平時做好功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當孩子出現某種行為時,能夠一語中的指出孩子的想法,就能對癥處理,更有效地解決。
孩子不是生下來就脾氣不好的,所以當家長不知道孩子脾氣不好咋辦的時候,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現了偏激或者不恰當的方式。如果有的話父母也要及時反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