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面對孩子學習的問題,家長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孩子上課,安靜沉默寡言,家長擔心孩子性格內向,人際關系差;孩子上課活躍,說不完的話,又擔心孩子多動癥影響學習成績。總之,孩子永遠是家長的痛。雖然孩子上課說話會影響老師授課會影響學習成績,但對低齡的孩子教育不必太正經。
家長一本正經地教育孩子時,老實的孩子會眼巴巴地看著你,看著很可憐的樣子,而淘氣的孩子就會向你辯解:“不是我主動說話,是某某找我問這問那。”全是別人的錯,跟他無關。家長見孩子不認錯的態度就會更生氣,免不了就要對孩子嚴厲地懲罰。其實,上課說話家長只需要正確引導,教育不必太正經。那么三年級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引導呢?
三年級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引導:
1.讓孩子認清楚自己對于別人的影響
很多父母現在讓自家孩子在三歲以后,就進入了幼兒園學習,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于外界事物較為好奇,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轉移注意力,和別人的交談也不在話下。
對于他們來說,也會忽視周圍的環境,這時候父母就應該考慮讓他們認清楚自己對于別人的影響,這種所謂的自尊心融入道德心,或許能夠促使他們減少說話可能。
2.適當的懲罰讓孩子懂得為錯誤買單
閨蜜君君家孩子上課說話,丈夫回來進行了一棍棒教育,后來還給孩子說“你要是上課再和別人說話,這周零花錢就別要了”。沒想到第2天還是如此,所以孩子的零花錢就減半,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導致孩子現在做事較為極端。
不管什么事情,說對就是對,說錯就是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從這我們也得出適當的懲罰才正確,過度懲罰只會讓孩子變得更為執拗。讓孩子認識的自己的行為,會出現一些他不愿意接受的事情,這種懲罰效果也就夠了。
3.當三年級孩子上課愛說話時讓孩子知道上課的紀律
針對孩子暫時還未適應小學的學習特點,家長需要配合老師給孩子講一講上課的紀律,讓他知道上課應該怎么做,如果說話或者有其他動作,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的。同時,家長也可以多一些耐心,不要吵孩子。隨著對新的學習環境的適應,他會逐漸學會聽課。
4.正確對待孩子為獲取關注的心理
如果孩子是為了滿足自己被關注的心理,家長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對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表示理解,讓孩子得到被關注的滿足。也可以告訴孩子,只有良好的行為才能更被關注,改變孩子原有的觀念。
上面所分析的三年級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引導這幾點家長可以參考一下,不管是鍛煉孩子的專注力,還是讓他們明白自己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又或者是適當的懲罰,相信對于孩子問題解決也有一定的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