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校不合群,家長的過度溺愛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你是家里的大寶貝,去到學校讀書的話不要隨便和一些穿著不好看或許是邋遢的同學一起玩耍,一直活在家長溺愛的之下的他們,家長的話自然是銘記在心。在學校里,總是自己高人一等,這種優越感是家長培養出來的。正是家長給孩子灌輸的這種思想,過度的優越感讓其他的孩子根本就無法融入孩子的世界。因為他們覺得有父母的疼愛就足夠了,根本就不需要朋友的陪伴。
孩子在學校不合群怎么解決?
一、給孩子放手的機會,讓其盡早獨立。
人是群居動物,但也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讓孩子有獨立面對困難的勇氣,比如第一次上廁所,第一次用筷子,第一次上兒園,都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經歷,家長不能過多的干預,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在能力范圍內,干預的越少,越成長,更能培養自己的領導力。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積極樂觀。
家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它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家是講理的地方不是打罵的地方,所以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積極主動、樂觀向上,人際關系自然也是更容易相處。
三、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陪伴。
現今的孩子,基本上已經不愁吃穿了,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缺的是父母的陪伴和溝通,可是一些留守兒童,卻是有多久沒有和父母好好說說話,抱一抱了,甚至有的父母還抱怨說孩子不理她們,而我想說,父母應盡的愛與責任都在哪里了呢,這不是一部手機,一臺電視就能解決的,讓我們對孩子多點關心,多點愛,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
四、發揮孩子的優勢,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
一些孩子雖然有先天的身體缺陷,但是我們家長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來彌補,比如腳有殘疾,但畫畫很厲害,又比如天生視力有障礙,卻擁有一副好嗓音,就可以揚長避短,發揮孩子的長處,從而更自信,自然也就沒有時間來自卑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