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越大越不愿意與你交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容易打斷孩子。當孩子和父母說話,正說得頭頭是道的時候,父母卻打斷孩子了,覺得孩子的分享太多了,有時候父母甚至覺得孩子說話沒有抓住重點,于是打斷了孩子;當孩子發表對某一件事的看法,很有可能孩子的認知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于是父母總是習慣性的打斷孩子說話。
諸此種種,孩子都會覺得父母不愿意聆聽自己的想法,所以時間長了自然也就覺得沒趣,于是漸漸的減少了和父母的溝通。
孩子越大越不愿意與你交流?
一、家長的說話方式以及抱怨。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家長都在孩子的面前抱怨過。比如:“你怎么那么沒良心,養你這么大,什么都不愿意給我說,我是會坑你嗎?”當家長在責備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溝通時,有沒有想過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其實,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有自己的認知,家長在跟孩子交流時往往會忽略這一點,舉個例子吧,就像一件衣服,孩子覺得好看應該排在第一位,但是家長認為質量好才是真理。其實,這兩點都是沒有錯的,只是雙方對衣服的認知角度不同罷了,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買既好看有質量好的衣服。
建議家長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家長可以通過帶孩子出去游玩來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游玩的過程中,孩子會放下心中的防備,愿意跟家長吐露心聲,所以游玩是家長了解孩子內心的一個好方法。
二、家長忽略了情感交流。
現在的經濟條件好了,很多家長都會給予孩子大量的物質上的滿足,從不跟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覺得家長就只會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根本不懂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就會不愿意跟家長進行溝通。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情感需求比物質需求要重要的多,所以家長一定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畢竟他的成長是很快的,如果一旦錯過,很難在有機會彌補,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忽略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三、家長的無視。
我曾經在某個網頁上面看到,說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是因為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說的話不重要。其實,仔細想一想確實是這樣的,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跟家長說一些事情或者是意見的時候,往往都會被家長忽視或者是否定,所以時間一長,孩子就不愿意在跟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意見了。建議家長學會尊重孩子,對于孩子給予的一些意見,雖然不需要全部采納,但是還是需要給他一定的肯定,這樣他才愿意跟家長溝通交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