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一年的孩子也會因此而沒有心思認真讀書,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家長不能不管不顧,任由孩子發展,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應該知道一年級讀書不認真怎么辦才好。
一年級讀書不認真怎么辦
制定并執行學習計劃。孩子由于年齡、認知水平、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局限,往往不知道如何制定學習計劃。此時,我們就要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讓他知道什么是學習計劃,并幫助他制定合適的計劃。只要他對學習計劃有了一定的重視,并主動制定和實施,他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在實際生活中鞏固知識。要多多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把書本上的知識有機地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千萬不要單純抽象地拘泥于書本。比如家長引導孩子參加動腦、動口、動手的游戲娛樂課、制作、實驗課,達到老師、家長、孩子共同地創造性地運用課本教材的好效果。
享受學習的成就感。家長可以找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做,當孩子答對的時候,家長要毫不吝惜地夸獎孩子,給孩子一些實質性的獎勵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以后,便可以漸漸提升問題的難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耐心地陪伴孩子并給予幫助。
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不要讓孩子依靠父母的幫助來解決問題,要采取積極的態度去鼓勵他獨立思考,不要讓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不良習慣。
12-08 閱讀全文>
孩子進入一年級也就意味著他們正式的踏上了求學的道路,而課堂就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課本中大部分的知識老師都會再課堂中講解,也更容易讓孩子們理解和吸收。但是有些孩子還沒有完成自己身份的轉變,總是不認真聽課,對此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一年級不認真聽課怎么辦
1、教孩子學會預習,孩子通過課前讀課文內容、畫重點、查工具書、記筆記等,對新課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自己的疑惑,在聽講的時候就能跟上老師的思路,聽課也就更有針對性,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長時間地集中在課業上了。
2、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孩子在學習時,如果大人走來走去,說這講那,甚至聽廣播、看電視,就會嚴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讀點報,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3、每個孩子邏輯能力,思維理解能力發展是不一樣的,剛上一年級,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可能就是會比其他孩子發展的要慢,這種情況下,老師講課孩子聽不懂,理解不了,不知道該干嘛了就呈現出不認真的狀態,這個時候,家長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一些時間,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給與孩子幫助。
4、要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尤其是大量文字性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因此要引導孩子多閱讀,閱讀量大了,理解能力提高了,孩子就能聽懂老師的授課內容,自然就不會走神了。
12-26 閱讀全文>
一年級的孩子上課不認真是很普遍的現象,不過男孩子更多一點。家長發現自己兒子上課不認真,就要找到背后的原因,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在一年級就培養起孩子專注聽講的好習慣。
男孩一年級上課不認真怎么辦
一、定好規矩,讓老師幫忙監督
幾張要想改掉男孩上課不認真的毛病,就要樹立聽講的規矩,在校時間請老師幫忙監督。同時課后抽查知識,檢查孩子上課聽講情況。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的情況就能好轉了。
男孩子由于心智發育方面的原因,需要花的時間要相對長一些,而且容易出現反復,家長要更有耐心。
二、讓孩子充分玩耍
12-14 閱讀全文>
很多進入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對于自己的身份還沒有從幼兒園轉變為小學生,學習中還保持著很多之前的習慣,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一年級小孩上課不認真聽講,但是課堂的45分鐘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
一年級小孩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
教孩子學會預習、養成閱讀的習慣。孩子通過課前讀課文內容、畫重點、查工具書、記筆記等,對新課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自己的疑惑,在聽講的時候就能跟上老師的思路,聽課也就更有針對性。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長時間地集中在課業上了。
把課本變得有趣味。家長需要花點心思,可以把語文書上的一些課文,通過讓孩子畫出來或者表演出來,這期間要不斷地鼓勵孩子,孩子其實畢竟還小,大人不斷肯定他,他就會很開心,會越來越好,千萬不要打擊式教育。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專注力確實比較弱,不能夠集中精力,如果影響到課堂秩序了,該批評的還是要批評,最重要的是家長要配合學校去引導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及時和老師溝通。一方面讓老師多了解孩子的特點,爭取更多的理解和幫助;另一方面多讓孩子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站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角度理解遵守紀律的必要性,從而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行。
12-14 閱讀全文>
在我們身邊,可能很多家長都抱怨過,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級,上課小動作多不認真聽講這樣的問題。其實,對于一年級的女孩來說,在幼兒園的學習是以玩為主,她們還無法適應一年級這種快節奏的上課方式,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出現這樣的不良習慣,家長及時發現,及時引導教育即可。
一年級女孩上課小動作多不認真聽講怎么辦
1、正確引導,不打罵孩子
作為家長要很理性的去看待,孩子上課小動作多的這種行為,因為她們正處在發育階段,好奇心是比較強的,這也是孩子的天性。針對這樣的問題,家長們正確引導,不能打罵孩子,慢慢的去讓孩子接受一年級的學習狀態。
2、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意識
一年級的小女孩年紀還比較小,家長要對她們調皮好動的習慣采取正確的指引,不要采取責罵、懲罰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如果孩子不是很過分的話是可以理解的,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意識,可以給孩子講些道理,她們會聽,當孩子逐漸有自我意識了,就可以改變這些不良的壞習慣。
12-14 閱讀全文>
一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都比較差,因此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現象。這樣的學習習慣,必然會給之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家長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這樣也能讓孩子更好的接收知識,提高反應能力。
一年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
1、用正常心態對待和幫助孩子度過適應階段
剛離開幼兒園進入學校,作息時間、上課時間、環境、學習的內容和方式都不同。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到學校的說教式教學,讓孩子感到不適應,而適應需要時間。家長要正常看待一年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情況。
家長要和孩子溝通,一起商量怎么克服一個個困難,當上課坐不住的時候,有些什么辦法可以控制自己不和同學講小話、不亂動。孩子放學后,要問他方法使用的效果,對孩子的進步進行肯定,這樣孩子就會越做越好了。
2、發現孩子優點
12-12 閱讀全文>
相信每個家長送孩子去上學的時候都會叮囑孩子,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聽老師講課,放學的時候也會問孩子老師今天都講了什么,有沒有聽懂。但一年級的小朋友上課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不集中,對于一年級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好呢。
一年級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
1、培養注意力
家長在家時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讓那個孩子在老師講課時,視線必須盯著老師,注意老師講的每一句話,不能走神,坐直身體,手放在課桌上不許亂動。
平時在家也可以試著給孩子模擬課堂環境,看看孩子能否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當發現孩子分神時要及時的指出孩子,讓孩子講注意力集中回去。
2、制定規則
09-0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