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6
如今很多家庭還是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在生活中這個孩子就成了全家人的中心,傾注全部的心血去教育,從小他們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是讓孩子無法適應實際生活,畢竟進入社會中沒有人會像父母那樣無限的包容他。
溺愛長大的孩子的下場
1、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
2、孩子在家幾乎都是好吃好喝好玩,好事都可讓孩子先來,長期如此,孩子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會對玩具、吃的等東西不與他人分享,長大一些就是書籍、物品覺得應該是自己的,別人的也是自己的,自己的別人不能碰,這樣自私自利的性格在人際交往中也會被別人排擠。
3、父母對孩子的需求給予無條件滿足時,孩子內心是沒有感恩的,認為是理所當然。當父母停止供給時,孩子的脾氣會隨著內心的煩躁爆發出來。終于有一天再也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時,孩子就會怪責父母,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父母拳腳相加。
4、在比較小的時候,會做一些很過分的事情,但是父母總覺得是小孩子還小不懂事。造成了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心理,這樣做是對的。爸爸媽媽也沒有罵我啊,所以就會讓孩子長大后根本不懂得禮貌是什么!
01-12 閱讀全文>
由于大部分家庭當中就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就會對孩子寵的不行,不僅讓孩子養成很多壞習慣,還會使得孩子越來越頑皮,不服管教,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未來,那么溺愛的孩子長大后表現有哪些呢?
溺愛的孩子長大后表現
1、膽小怕事
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依靠父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會包辦孩子的一切。這樣孩子的表現是,在家是大佬,在外是慫包。你叫他跟別的小孩子玩,他卻緊緊黏在你身邊,被同學欺負,不敢告訴老師或父母,也不會主動還手。
當你發現孩子在外有這些表現時,父母可別再用孩子性格內向,這句話來安慰自己。這分明就是孩子從小被慣得無法適應外界生活,膽小怕事、自信心也不強,沒父母在身邊,絲毫沒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會表現得很無助。
2、不懂得理解,不尊重別人
10-26 閱讀全文>
有些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因某些原因及時醒悟,然后對自己之前的行為做出補救,但是對于被溺愛的孩子來說也是很難的,其實家長這時候也是可以給予引導的,那么被溺愛的孩子長大了如何自救呢?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了如何自救
1、家長對孩子認可
認可指的是:當一個人的行為,受到肯定的時候,這種行為就會重復出現。因此,當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候受到認可時,他的自信就會被激發出來,不斷重復令人滿意讓家長高興的行為,而他自己也能逐漸擺脫自卑,成為自信上進的好孩子。
2、家長放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不要什么都為孩子做好,到了適合年齡能做事情,爸媽們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這樣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后的第一件事情也許做不好,但以后就會做得又快又好,還能增強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08-10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中最不應該有的愛就是溺愛,因為溺愛真的是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有的孩子在溺愛的環境下很難自理,有的孩子在溺愛下不尊重長輩,那么最后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后怎樣了呢?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后怎樣了
1、失去了獨立能力,無法獨自謀生存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后就沒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在他們的世界里,只有被照顧,從來都沒有照顧這一說,甚至有時候照顧自己都成為了難題,離開了父母,根本就不能生存。
尤其是這類孩子在走到社會之后,漸漸地脫離父母,就很有可能因為不適應,而無法獨自謀生存,成為“巨嬰”。
2、給社會他人造成困擾,給家庭帶來隱患
08-06 閱讀全文>
現在的家庭中大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都是非常的寵溺的,適當的寵愛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就會讓孩子養成很多的不良習慣,那么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有什么特點呢?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有什么特點
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父母對孩子的寵愛最常見的就是體現在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甚至可以說是有求必應,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極少考慮他人的感受,只追求自我滿足,對待她人缺乏真誠和責任感,很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別人滿足她的要求是理所應當,想要的東西也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從而漸漸變得自私自利。
溺愛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由于我們的溺愛,孩子的各種能力都被掩蓋了,如果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會遇到各種障礙,于是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不喜歡學習,最后厭學,甚至輟學。當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時,緊跟著其他的毛病就都出現了。所以,厭學的孩子幾乎都是在溺愛中長大的。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獨立性比較差,依賴性特別強,抗壓能力弱;他們習慣了什么事情家長做主,家長會給他們解決,遇到困難或者難于解決的事情就不會再參與其中,只需要告訴父母自己想要達到的結果即可;這樣孩子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差,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衣服不會洗,飯不會做,地不會拖等等。
溺愛中長大的孩子脾氣大,必須按照他的意思來。不然就又哭又鬧不肯罷休,這也是家長溺愛的后果。家長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就會讓他產生優越感,不再把其他人的需求放在眼里。比如他愛吃的菜不許別人吃、電視遙控器必須由他掌握等等,這種自私的孩子,進入群體生活后會很不適應,容易被人排斥。
08-05 閱讀全文>
父母疼愛自己的子女是天性,不舍得孩子吃苦,要什么玩具和學習用品都立馬去買,孩子犯錯后只要一掉眼淚就立馬去哄。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所以包辦一切,這樣在溺愛下長大的孩子通常會有很多心理問題,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
溺愛長大的孩子的心理問題
1、孩子性格驕橫乖張。
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2、抗挫能力差。
如果孩子從小就被愛包圍著,只要父母能夠正確地引導他獨立完成任務,孩子也能變得勇敢、堅強,但是如果這種愛是畸形的愛,或者父母從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那么孩子長大后就會變得脆弱,無法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
02-18 閱讀全文>
因為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空間,自己的圈子,很多事情都怕跟父母說,我們做父母的還是從小就要,多跟孩子交流,也不要總是兇巴巴的對他,要成為孩子的朋友。
為什么孩子長大了對父母就不親了
1、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的打擊過多。有些父母內心多多少少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但是往往因為不得方法,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了孩子過多的言語和身體的打擊,給孩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陰影。而孩子每一次想要跟父母說句心里話時,再次受到父母的打擊,自然也就放棄了跟父母的溝通。
2、對孩子要求太高。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樣,如何有出息,埋怨自己的孩子沒有成就大事業,殊不知,“人比人,氣死人,”孩子沒有拿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相比,父母也不要盲目攀比,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互相關心照顧才是家庭成員所需要做的重點,沒有什么比親情和快樂更重要,不是為別人而活,而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3、控制欲強。父母特別強勢,控制欲強,不懂得如何交流,孩子只要不聽話,就認為孩子不孝順自己,進行道德綁架,養了一個白眼狼。父母是真的愛孩子,可這種愛讓孩子透不過氣來,無法理解父母的真愛,或許父母的建議是對的,但是因為方式方法不對,孩子會逆反,走了彎路,更會埋怨父母。
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怎么辦
02-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