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
義務教育的普及讓全國的中小學生都可以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能夠學習到知識開闊眼界。對于偏遠地區及農村的學生而言,學習是改變生活最簡單也是現在唯一能接觸到的的方式。但是農村的中學生卻出現了厭學的情況,那么農村中學生厭學原因及對策又有哪些呢?
農村中學生厭學原因及對策
厭學是中學生常見的問題,之前看到有人調查了初高中496名學生,其中有不同程度厭學的有303人,約占61%,厭學比例占據了50%以上。
農村中學生厭學原因
1、基礎薄弱
在厭學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孩子自身的基礎就很差,孩子成績一直不理想因而缺乏學習興趣。孩子的成績一直處于班級的中下游甚至墊底的狀態,對學習喪失信心,對自身失去信任,不相信自己還能學好,進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09-03 閱讀全文>
當前,厭學情緒更普遍出現在中學生群體中。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中學生的心理也發生了深刻改變。激烈的競爭讓中學生身心俱疲,很多學生承受不住壓力,開始厭學。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家長也要學習掌握相對應的策略,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模式單一,學習時間過長
當前教學模式仍然是被動的、單一的,無論怎樣精心設計,其趣味性都比較低,多數中學生學習的內容復雜,但是課堂有枯燥,學習缺乏新鮮感,探索欲望降低。而寫中學生學習時間超長,一天學習十幾個小時,非常疲憊,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2、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所改進
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學生還是喜歡有學識與修養的老師。如果學生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模式,吸收知識困難,也會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12-14 閱讀全文>
高中三年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中國的家長歷來對孩子高中階段的學習很是關注。不過由于高中生所面臨的學業壓力十分巨大,現在仍然會有一部分高中生出現厭學情況。那么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析一下高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高中學生厭學原因
1、教材內容繁瑣,學生不感興趣;
2、自己成績起色不大,得不到認同感,產生厭學心理;
3、班級紀律渙散,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4、因為老師的原因而厭學;
01-17 閱讀全文>
很多學生厭學因為知識差,成績跟不上。另外還有社會因素,現今社會娛樂場合過多,如電競誠,酒吧等沖擊市場,學生受不住這些因素的誘惑而分心,導致厭學。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與困難,提供合理化建議,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和用心良苦。
中學生厭學心理成因
有多方面原因,主要原因有
1.不知道他為什么要學習?孩子的學習是被動的,一是家長要求孩子要去學習,二是看到大家都要去學習,只能隨大流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差
2.痛苦體驗:在小學階段學習過程中,家長或者老師對孩子的鼓勵和支持不夠,孩子在學習中都是痛苦體驗,現在初中了,自我意識覺醒了,就想反抗
04-15 閱讀全文>
“早戀”在當今社會好像已經不再是一個時髦的詞匯了,因為中學生早戀的現象已經成為了很普遍的現象了,但是這對孩子的學習、成長都會帶來很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不少家長還是比較排斥中學生早戀的,那么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多角度出發,全面了解中學生早戀的原因及對策。
中學生早戀的原因
1、學業壓力大,尋求精神解放
應該教育造成中學生精神壓力大,他們通過戀愛尋求解脫,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與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名校率的融合,使得中學生被束縛在書山題海中,教學內容的落后,教學方法的古板……壓得學生喘不過氣。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他們急需把自己對社會、家庭、學校的不滿向他人發泄以尋求解脫,這種欲望很容易使情竇初開的中學生找到他心目中自認為值得傾訴且又同病相憐的她,從而相互產生情感的共鳴,萌生心心相印的美麗錯覺,最終出現中學生早戀的現象。
2、思想觀念變化
09-11 閱讀全文>
中學生叛逆早已經不是什么罕見的事了,因此家長看到中學生的叛逆行為也無需大驚小怪,要知道你做好引導,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會慢慢減少,甚至沒有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中學生叛逆的原因和對策吧。
中學生叛逆的原因
青春期反應。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一個很大的變化是自主性增強,“自我中心”的表現更加突出。他們有自己的觀點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喜歡和同齡人交流思想。當遇到困難時,我寧愿和我的朋友聊天,也不愿向我的父母求助。這是身體發育和心理成長的正常反應。
孩子渴望被關注。
叛逆心理只是孩子復雜心理斗爭的一個縮影。一方面,孩子想要和周圍的人不一樣,想要突出自己。另一方面,他們又想和周圍的人一樣,獲得足夠的認可。這是許多孩子要求父母買東西的最常見的原因。
06-17 閱讀全文>
如今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都十分重視,每次大考試之前也都會不自覺的催促孩子認真學習。但是現在的小孩本身學習壓力就比較大,家長過多的關心只會讓中學生考試焦慮。想要幫助學生緩解焦慮,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原因是什么,然后才能針對性的制定對策,解決問題。
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原因
原因一:大多數學生片面的把考試分數和未來直接聯系起來,成為長遠的學習動機。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存在學習就是為了考大學、為了取悅父母等錯誤認識。很多學生往往把考試看成是一種威脅,愈臨近考試,愈感到恐懼,他們被動地為了客觀上的目的而接受考試。
原因二:身體不健康的人在擔心自己身體狀況的同時,總想讓自己在某一方面超過別人,比別人優秀,因此,他們更致力于學習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壓力,增強了考試焦慮。
原因三:內向的人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對環境的適應性強,脆弱,對自己過分苛刻,易出現負向情緒。
原因四:知識準備和應試技能不足,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多少以及是否鞏固,都會影響他們應試時的焦慮水平。如果準備不充分,知識上有欠缺,則會導致信心不足。本來就提心吊膽,一旦試題與自己準備的不相符合,就更加緊張,結果必然導致中學生考試焦慮。
05-0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