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9
11歲的孩子應該是孩子最天真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出現有暴力傾向的問題,跟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分不開的,如果家長平常在家中喜歡動手,孩子也會進行模仿,那么11歲孩子有暴力傾向怎么辦呢?
11歲孩子有暴力傾向怎么辦
1、家長不要“以暴制暴”
在家庭內部環境來說,家長一定不能經常打罵孩子,不能看見孩子罵人或者打架,父母就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進行管理,這樣只能當時以暴力的方式,強制阻止孩子的錯誤行為,無法阻止孩子內心暴力火苗,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造成暴力的火焰會越燒越旺。
父母明知道打人罵人是不對的,還要采用相同的方式去管教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只能向孩子傳達一個消息,我是屈服于暴力,暴力這個解決方式很實用,我要繼續使用暴力,只要躲過父母就可以了,最后等你真的發現孩子偷偷造成了暴力行為之后,結局很可能再也無法改變。
2、要平等互敬,不要居高臨下
08-20 閱讀全文>
我個人認為11歲小孩上課經常發呆走神應該耐心的跟他交流溝通。面對11歲的小孩切忌簡單粗暴。因為11歲的小孩心理承受能力還是非常的脆弱,面對大聲的呵斥和質問會產生排斥的心理,從而產生相反的效果。
11歲孩子上課走神發呆怎么辦
1、鼓勵孩子上課提問或者回答問題
現在很多孩子在學校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有的時候,老師一個問題問下去,底下的孩子沒有舉手的,這樣鴉雀無聲的氛圍會讓老師很尷尬,也會很生氣,于是會抽一些孩子起來回答問題。當老師抽選的時候,走神的孩子也會反應過來,把頭低下來,生怕會抽到自己。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就要鼓勵孩子多回答老師的問題,在老師抽查提問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是集中的,因此,老師不斷地問問題,孩子也會不得不去認真聽講。要是孩子能夠主動去回答問題的話,老師會更加開心,不管回答得對不對,看到有孩子積極主動地提問或者回答,老師都會鼓勵的。所以在家中,父母就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想法,鼓勵孩子去提問或者回答。
2、陪伴孩子讀篇幅比較長的書籍
11-13 閱讀全文>
11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的初級階段,這個時期的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常常會因為渴望自由,而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比如逃避上學。
11歲孩子不上學怎么辦
1、找出原因。11歲產生不想上學這樣的念頭,大多背后都是有著諸多原因的。例如有的是因為和同學相處不夠融洽,有的則是成績不理想故而對學習喪失信心,所以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因為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去解決問題。
2、理解孩子的壓力。孩子不去學校了,家長不能只顧自己的尊嚴或者面子,認為孩子不去學校了,讓自己感到丟人,其實應該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3、轉變學習方式。部分孩子不愛學習,是由于孩子對現有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或老師的教學方法孩子不能夠理解,從而導致孩子對知識的領悟程度不夠,影響學習成績,學習自信心出現下降。
需要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轉化孩子學習的方式,讓孩子更好地對學習的內容進行領悟,學習成績逐漸提升之后,學習的興趣會逐漸增強。
10-14 閱讀全文>
每個家長都想讓孩子擁有好的學習成績,對于孩子考得好會有度假或者禮物等著他們。但這樣的獎勵措施更是會增加她們的壓力。作為一個家長對于孩子成績不好確實很糟心,其中大部分孩子都是因為數學成績不好而導致整體不好。那么11歲孩子數學不好怎么辦呢?
11歲孩子數學不好怎么辦
1、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任務就是學習。讓孩子明白,家里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家長的任務就是工作、掙錢、做家務、照顧孩子等,孩子的任務就是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務,而且還要認真完成、高質量完成。
2、家長以身作則,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出榜樣,家中要規定:孩子在寫作業期間,家長不允許看電視、玩游戲、看手機,你在看電視、玩游戲、看手機,不但影響孩子學習、影響孩子思考,還影響孩子的心理,孩子會想,還是大人好,可以看電視、玩游戲、看手機,我還得寫作業,勢必會引起心理的不平衡,進而影響學習。
這時家長可以收拾家務,可以拿本書看,即使看不下去,也要裝裝樣子,看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以便更好的輔導孩子。
06-28 閱讀全文>
11歲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也會變得特立獨行,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家長的話,甚至連意見也聽不進去,這正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此時如果家長強制管教孩子的話,那么就會引起孩子強烈的逆反心理,因此我們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11歲孩子叛逆不聽家長的話怎么辦
1、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自主
11歲孩子叛逆不聽家長的話,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要做到尊重和信任孩子,并告訴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但不能做。同時讓孩子覺得無論做什么,爸爸媽媽都相信他。父母首先不要對他進行說教,并且尊重孩子,要讓孩子感覺到尊重,這樣孩子才會聽從父母的安排,會接受父母說教的心情。
2、放下你的控制
做父母的總會想幫孩子設計美好的未來,幫孩子去規避那些可能的風險。那些自己吃過的苦,走過的彎路都不想要孩子再去經歷。然而那些自己沒能達成的遺憾,是不能在孩子身上去找回的。畢竟他是他,你是你,孩子不是父母的復刻品。他有自己的人生去經歷。
06-22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就會在不同時期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有時候因為11歲孩子的叛逆心理剛剛開始,孩子又在學習時壓力很大,又或者對學習環境的厭煩等因素,都會讓孩子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
11歲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家長怎么開導
1、孩子不想上學要調整好情緒溝通
當父母聽到孩子有不想上學的想法時,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打罵孩子,要有耐心的和孩子溝通,盡量不要和孩子產生正面沖突,這樣不僅不能讓孩子明白不上學的壞處,只會讓雙方情緒更加惡劣。
2、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父母不能要靠自己的想象,一定要詢問孩子原因,如果11歲孩子不想說,家長也不要責備孩子,等孩子想說的時候,父母再和孩子交談。
04-24 閱讀全文>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非常溺愛,覺得他年齡還小,所以盡力滿足他的需求,這也導致孩子變得無法無天。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就非常容易沖動,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總是對他人破口大罵,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寒了父母的心。
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小想法藏在心里,甚至和家長有強烈的沖突。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表達的時候,家長要冷靜地聽,不要試圖壓制,這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做法。
要多關心愛護孩子,平時多過問孩子在生活、學習或交友中遇到什么問題,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鼓勵或安慰。使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這種愛有利于孩子以愛待人。即使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可能會因此而盡量控制住。
其次,給孩子適度的愛。爸媽對孩子不要盲目溺愛,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百依百順,一切以他為中心,把孩子視為家庭中的“太陽”。實質上,父母對孩子太多的溺愛并不是一件好事,從小在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個性自私,沒有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對其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最后,轉移注意力。當孩子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他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要采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宣泄內心的緊張。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這樣既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且可以由此轉移他的注意力。
04-1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