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非常溺愛,覺得他年齡還小,所以盡力滿足他的需求,這也導致孩子變得無法無天。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就非常容易沖動,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總是對他人破口大罵,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寒了父母的心。
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運用恰當的方法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溝通。青春期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通常把自己的東西鎖起來,有小想法藏在心里,甚至和家長有強烈的沖突。當孩子有強烈的情感表達的時候,家長要冷靜地聽,不要試圖壓制,這是一種沒有效果的做法。
要多關心愛護孩子,平時多過問孩子在生活、學習或交友中遇到什么問題,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鼓勵或安慰。使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這種愛有利于孩子以愛待人。即使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可能會因此而盡量控制住。
其次,給孩子適度的愛。爸媽對孩子不要盲目溺愛,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百依百順,一切以他為中心,把孩子視為家庭中的“太陽”。實質上,父母對孩子太多的溺愛并不是一件好事,從小在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個性自私,沒有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對其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最后,轉移注意力。當孩子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他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要采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宣泄內心的緊張。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這樣既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且可以由此轉移他的注意力。
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的原因
原因1:社會因素。家長過分看重學習成績,給孩子過多的心理壓力。或者是父母對孩子暴力行為的隱瞞和縱容。教育的不全面,只看重成績而忽略道德教育。家庭關系的冷漠等等都會導致青春期孩子有暴力傾向。
原因2: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兒童。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了,沒有人管教他,所以校園出了問題,所以不能告訴父母,也不敢向老師反映。最后青春期孩子選擇用暴力來解決遇到的沖突,當他體會到暴力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時,就逐漸開始有了暴力傾向。
家長如何教育青春期孩子
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父母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干。要與孩子融洽相處,父母就得正確認識孩子,讓他學會承擔責任。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事事親力親為,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孩子有獨立的自由空間。進孩子的房間時一定要敲門,不要過多打聽他的私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