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0
我們都知道有的孩子愛哭愛鬧,但是我們有時很難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哭,也就不好及時將孩子哄好,家長們要注意觀察,這樣才能了解不同的哭鬧類型,來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那么哭鬧型孩子的表現及對策都有什么呢?
哭鬧型孩子的表現及對策
1、野蠻沖動型
這樣的孩子哭的聲音很大,哭聲中往往伴隨著叫聲,邊哭邊叫,時而也會在地上打滾。這類孩子大多是個性外向,平時任性、家中溺愛的孩子。他們通??薜臅r間比較長,但是一些好玩的玩具和游戲一般能夠吸引他們,尤其是戶外游戲時,他們基本可以停止哭鬧。
對策:以好玩的玩具吸引他們,家長邊玩,便自言自語“真好玩”、“它還會唱歌的”。待情緒稍有穩定的時候提醒進一步的要求,如:“你不哭我們就到外面去玩”,但是家長給孩子的承諾一定要是切合實際的,答應孩子就要做的,不然孩子將不再相信你。
2、缺乏母愛型
11-02 閱讀全文>
小孩子不完成作業,肯定是有原因的。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埋怨和批評,必須弄清楚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完不成作業。
孩子不完成作業的對策
一、告訴孩子寫作業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每天必須完成的事情,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才能掙到工資,才能有能力給小孩子買玩具、買衣服、供小孩上學。小孩子呢,從小就要學知識,將來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大家都喜歡的人,每天也要完成自己的作業,就像爸爸媽媽工作一樣,誰都不能偷懶,我們要相互監督。
二、建立家庭獎勵機制
我買了很多孩子喜歡的貼紙,并和孩子一起制作了一個表格,我們約定,如果孩子每天晚上7:30之前能完成作業,就可以得到一個貼紙,獎勵的貼紙數達到三十個了,就可以兌換一個她想要的小禮品。同時還有帶他下樓玩,睡前給他講故事等精神獎勵。孩子在獎勵的刺激下,還是蠻有干勁的。
03-22 閱讀全文>
父母自己要學習要改變,孩子嚴重叛逆的父母通常都是在和孩子溝通上有問題的父母,這樣的父母一定要專業學習如何和孩子溝通,父母越早學習,孩子越快改變。
孩子不和家長溝通的原因
第一,很多家長長期對孩子的事情漠不關心,導致孩子們認為在家長的心中自己的事是不重要的,所以慢慢的開始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因為即使想跟家長交流也得不到回應,甚至還可能被家長當做是胡鬧,浪費時間,于是孩子干脆放棄了和家長之間的溝通。
第二,孩子每次試圖與家長交流時,都會被家長的一堆大道理所淹沒,并且強迫孩子去認同家長口中的大道理,導致孩子們不愿意跟家長溝通,因為這根本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交流的樂趣,得到的只有被強迫的反感。
第三,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簡單粗暴,不允許孩子犯錯,不懂孩子的心理行為,沒有相關知識,以責罵、呵斥甚至體罰來代替一切,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沉默寡言,在父母面前再也不肯開口說話。
第四,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與家長溝通,是與孩子特定的年齡階段所發生的生理、心理、情感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屬于一種正常現象,家長不必恐慌。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識發展是全面的,從行為表現到思想人格上都有獨立的要求。這個時期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很多事情應該自己面對和承擔責任,所以很多想法不愿意告訴父母。
12-13 閱讀全文>
高三是關鍵的學業階段,需要集中精力備考,而沉迷手機會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孩子高三玩手機上癮對策
1、溝通交流:家長應該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沉迷手機的原因,如壓力大、厭學情緒等。同時家長也可以積極地表述自己的擔憂和意見,嘗試讓孩子理解手機使用的危害。
2、約束限制:采取一些約束限制措施,如限制使用手機的時間、使用的應用程序和功能等??梢院秃⒆舆_成一份協議,共同制定出手機使用的規定。
3、增加戶外活動:引導孩子增加戶外活動,如運動、集體戶外活動、親子互動等,可以幫助孩子分散注意力,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4、搭建學習環境:在家中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設置專用的寫作桌、書柜、視聽設備等,幫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
11-28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逐漸的成長,他們也就會經歷青春期,家長要幫助孩子讓其能夠好好的度過青春期,時刻關注著孩子的心理變化,這樣孩子才不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問題,還能根據其特征,以此提出解決辦法,那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及對策有什么呢?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1、厭學、叛逆表現明顯
孩子的內心沖突更加劇烈,這時候性別特征已經成熟,表現在浮躁、談戀愛、叛逆、自我中心傾向明顯,過分注重自我形象,拒絕接受不良評價。存在厭學,排斥學習現象,有些還會逃避學習,外出上網,與社會不良青年接觸,走向不好的道路。
2、情緒兩極化
青春期孩子通常要表現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獲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績,就會享受超越一般的優越感與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和失敗,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挫折感。這兩種情緒也就會常常交替出現,一時激情滿懷,一時低沉沮喪,對孩子的心理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04-20 閱讀全文>
玩手機上癮的情況在青少年中是十分常見的,很多家長看著自己的孩子沉迷其中,卻又束手無策。畢竟孩子在十六歲,還正處于叛逆期的高發期,就是喜歡與家長對著干,家長越不讓干什么,孩子就要干什么。那么十六歲孩子玩手機上癮對策又有什么呢?
十六歲孩子玩手機上癮對策
1、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宜強勢打壓
很多玩手機上癮的十六歲孩子,都正處于心理叛逆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父母最好不要用父母的身份或用親子關系來威脅孩子。如“不許玩了;再玩就沒飯吃了”或“再玩,你就不是我兒子”等。這些方法不僅會讓親子關系觸礁,還會讓孩子更加對手機沉迷。
父母應與孩子好好協商,同時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與立場:一是每天規定玩多長時間如果違反,就得受到處罰;二是用朋友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比如玩完這局游戲,就要去寫作業,可以嗎?
2、讓其了解手機的危害
04-20 閱讀全文>
如今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變得重視起來,畢竟孩子能夠考取一個好的成績對于孩子的未來也是十分關鍵的,但是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愛打游戲,甚至連學業都荒廢了,對此家長不要著急,先弄清楚孩子愛打游戲的原因,才好制定相應的對策。
孩子愛打游戲的原因
1、現在游戲已經成為了“時尚”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只有談起游戲,多數都是眉飛色舞,心馳神往。所以現在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游戲。
2、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玩游戲對眼睛不好,沒有意識到孩子玩游戲的害處,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長期以往,就會導致孩子更加的喜歡玩游戲。
3、科技發達,所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有大量的精英在背后分析用戶喜好,從而不斷推出用戶喜歡的內容。這種目不暇接的推薦方式,連成年人都無法抗拒,更何況是自制力不足的孩子,而游戲中的互動與反饋方式,也容易讓孩子深陷其中。
4、對自控力還較差的孩子來說,電子產品的誘惑實在大,如果沒有很好的規則約束,孩子真的會把控不住自己,所以,規則約束很必要,千萬別怕麻煩。
04-1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