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5
很多家長還是老一套的思想,認為孩子除了坐著讀書之外的事情都是不務正業,讓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但這樣這會讓孩子不能充分發展。參加學校課外活動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之余獲得放松,全面發展。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活動,那么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活動的好處有哪些呢?
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活動的好處
1、課外活動讓孩子對知識更多了解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參與一下學校活動,課外活動可以讓孩子得到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以及其他一些新的事物,甚至對孩子的學校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因為有些學校的活動是與課本知識有關的,或者也有一些課外的知識。
2、課外活動可以讓孩子釋放壓力
過多的壓力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后果,如果孩子的壓力是由于受到學校的學習壓力或者是家里的其他壓力影響,那么,課外活動可以作為一種減壓方式。一些運動類的學校活動就非常適合學生釋放壓力。
01-10 閱讀全文>
實際上這是一個孩子正常的發育過程,在孩子們當中,有的孩子就是一個人玩的;有的孩子是和別人一起玩;有的孩子呢,是自己玩自己的但是又會和別人在一起玩;所以啊,這是2-4歲的孩子非常正常的現象。那么,孩子不愿意參加學校活動怎么辦呢?
孩子不愿意參加學校活動怎么辦:
第一,不能包辦代替;越是孩子一個人玩的家長們我們就越不能夠替代他做所有的事情。反而需要給他創造很多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接觸的機會。
第二,家長們不能夠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我們要知道如果當孩子的眼神,告訴你他要喝水,你就立刻去給他拿水喝的時候,看上去滿足了他的需要但是卻讓他失去了一次鍛煉語言表達的能力。
第三,不亂給孩子貼標簽;尤其在社交場景,切記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簽,比如你跟你的朋友講,我們家孩子就是很內向,他就是很害羞,她就是很害怕,所以呢,他不愿意和別人在一起玩,她愿意一個人呆著,這樣的一些標簽容易讓孩子給自己的行為找理由,同時他也覺得這樣做是可以的。
第四,切記不要努力的說服甚至去強迫他。那么這樣的孩子往往比較有主見,通常你越是勸說他就越是會堅持。那實在是不想去呢,也可以,畢竟就是玩,也沒什么原則上的大事,但是事后要注意,給他拿來一些同學們當時去玩的時候的照片,讓他了解當時更多真實的情況,下一次的時候可能孩子的判斷會發生變化。
03-30 閱讀全文>
每個家長都希望培養孩子開朗樂觀的性格,然而由于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有些孩子非常內向,不愛與他人主動交流,甚至是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那么,家長就要及時幫助孩子疏導心理,盡量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的活動,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怎么辦
1、多與老師溝通
當家長發現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時,可以多與老師溝通,請孩子的老師加以引導,采取多表揚多激勵的辦法,必要時讓孩子試試擔任個“讀書小組組長或課間操召集人”的差使,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變無謂為擔當,或許這樣會慢慢地培養起孩子的興趣。
2、多與孩子溝通
如果孩子不喜歡參加學校活動,家長也可以試著與孩子多溝通,讓孩子自己說出來為什么對學校活動沒興趣,然后家長再針對性地闡述參加學校活動的意義。
03-04 閱讀全文>
對于剛住校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想家的情況,家長也就需要對孩子進行鼓勵,讓孩子能夠學會適應在學校的生活。同時對于在學校想家的孩子,家長也就可以多多進行溝通,然后對孩子的情緒進行疏導,才能有效解決孩子出現的問題。
孩子在學校想家了怎么去鼓勵她
1、家長這時要表示理解孩子的思家之情,不要貿然叫孩子堅強,孩子需要有人理解她的傷感的情緒。因此先要告訴她離開家獨立生活肯定會想家。然后告訴她要學會適應新環境,想家的時候可以聽聽音樂,給父母打電話訴說一下,也可以和同學聊聊,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排解思家情緒的。
2、家長這時候就可以正確引導孩子關注學校的環境,關注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同時鼓勵孩子多與同學一起學習、游戲。只要孩子喜歡上了學校的環境、接受了身邊的同學,自然就不容易在學校想家了。
3、在具體的做法上,就要通過多聊天、交流,減緩想家的情緒。父母要注意引導話題的走向。多聊一些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等小事。比如:宿舍里有幾個同學?都是哪里來的?都是什么性格?
這也就是讓孩子的關注點引導到有興趣的地方,對想家的情緒就會減輕。因這些話題中,總有孩子感興趣的地方。一旦發現了孩子的興趣點,以點帶面,不斷擴展范圍。
12-20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們都喜歡批評孩子,認為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去改正錯誤。這樣的想法也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也不全對。其實鼓勵孩子比批評孩子更加有用,家長們要認識這一點,那么多表揚鼓勵孩子的好處都有哪些呢?
多表揚鼓勵孩子的好處
1、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剛出生就像一張白紙,將來走向什么樣的道路,跟家長的引導與鞭策有很大的關系。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去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嘗試用欣賞的目光去激勵孩子,才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勇于挑戰,勇敢向前,動力才會源源不斷。
2、讓孩子更加信任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確的評價,并經常予以贊美,能使家庭里產生一種新的氛圍,有助于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一種積極的關系,使彼此更加接近和信任。反之,如果家長對孩子動輒打罵,或者對孩子的成功置之不理,就有可能會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越來越遠,讓孩子認為父母不關心、不在乎自己。
10-28 閱讀全文>
怎么教育好孩子,是大多數家長都疑惑的問題,尤其親子關系的好壞很重要,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將會影響他未來會走向什么樣的道路。同時這也是需要家長自己去發掘,調動他的積極性,才會讓他更有動力。那么經常鼓勵孩子有什么好處呢?
經常鼓勵孩子有什么好處
1、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成功的金鑰匙。孩子的成長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面對坎坷和打擊時,家長經常鼓勵孩子,是對他的一種信任,一種肯定,他的自信心自然會得到提升,會充滿信心去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2、讓孩子變得善良
經常得到周圍人鼓勵的孩子,心地一般都很善良。當父母平常經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可以營造一個積極有愛的家庭氛圍,在這個氛圍里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心存善良,并且把這份善良傳遞給周圍人。
10-12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性格活潑,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往。相信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活潑可愛,如果孩子不愛與人交往、不合群不愛參加集活動,家長都是非常擔心的。但是孩子不合群、不愿意融入集體的原因有多種,家長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孩子不合群不愛參加集體活動怎么辦?
孩子不合群不愛參加集體活動怎么辦?
1、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要和老師及時溝通,如果老師反應孩子一天都不怎么上廁所或者吃飯沒吃幾口的話,家長就需要考慮是不是孩子由于缺乏這方面的能力,而導致的不合群。這時就要給孩子補課,在家里訓練孩子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讓孩子盡快提高能力,使其不再恐懼集體生活。
2、多帶孩子出去玩,多接觸不同的朋友
孩子看到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綠油油的草,自然身心放松,這時更有利于他交友。在戶外,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大家會一起排隊、一起游戲,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更容易掌握和接受朋友間交友的一些規則,也會變得更開朗、活潑。
03-2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