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4
孩子沒有目標,生活比較迷茫,這樣的情況下單純的靠交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主要的形成原因還是因為孩子接觸的外界事物相對來說比較的少,他的生活相對來說有一些封閉.孩子由于心智不成熟,遇到問題他們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堪重負。作為家長看到這種情況,態度不能急躁,應該心平氣和用鼓勵的方式對待孩子,應該明確以下幾點。
1、當孩子處于迷茫時期時,應嘗試與孩子作為朋友進行交流。仔細詢問孩子感到迷茫的原因并及時溝通。在了解問題的根源后,嘗試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并解開孩子的心扉。千萬不要責怪孩子,要多表揚和鼓勵孩子,與孩子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
2、平時多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作為父母,應該注意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并讓孩子親身去經歷。當不知所措時,科學地處理問題,不要傷害孩子。
3.父母多帶孩子做體育鍛煉,參加一些競賽,增強孩子的競爭意識。父母在做事情的時候,也要有目標感,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有了榜樣偶像,就會慢慢心里有了自己的目標。
4、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如果孩子對于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太確定,或對于未來的職業不太了解,可以通過一些小測試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每個人其實對自己都是充滿好奇的,我到底是什么樣的性格?我的特點是什么?我將來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借助一些小工具,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夠在人生的目標上跨進一步,這也是很好的和青春期孩子開展的非學習話題。
5、在家中,父母可以通過書籍、影視作品、社團活動、旅游等設計不同的主題,幫助孩子了解更廣大的世界。對外面世界了解的越多,才能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渴望,他們才會知道原來有這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去探索,才會知道這些和自己的學習之間有什么關系。這對于青春期孩子找到目標和方向特別有價值。
01-10 閱讀全文>
每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都需要確立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才能更有動力的去有所作為,而目標對于孩子來說雖然是不能觸摸的事情,但是也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需要明確孩子的目標,引領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那么孩子沒有目標怎么引導他呢?
孩子沒有目標怎么引導他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對于沒有目標的孩子要給予一定的尊重,不能一味的指責他們,我們要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家長過于掌控孩子,對他的要求過于嚴格,甚至達到“專制”的地步,會導致孩子沒有主見,過于依賴父母,從而出現孩子沒有目標的情況。
孩子沒有真正的追求一件事情的成功的想法,所以不會有很高的執行力。所以家長應該尊重孩子,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只有這樣,孩子也會將事情比如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對待。
2、設定階段小目標
08-27 閱讀全文>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有哪些負面影響?會導致孩子膽小怕事、會因此改變孩子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安全感,你一定要盡快幫辦法引導孩子。那么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該怎么引導呢?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該怎么引導
首先,家長一定要去參加必要的親子活動。
這樣的活動給孩子留下了快樂的回憶,父母和父母的陪伴,充分享受父母的愛。與我的父母分享我所經歷的快樂是與朋友分享的,我經常一起創造回憶。他們經歷的活動給了他們安全感,被愛的信心,被愛的勇氣,所以父母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其次,家長在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情緒穩定。
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缺乏經驗。當面對照顧者的情緒不穩定和不快樂時,他們會把原因歸結為自己的不好。
07-19 閱讀全文>
俗話說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世界上每個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大后成為“人中之龍,人中之鳳”。孩子教育的好是一點小事家長都要在乎的,比如孩子逃避責任沒有擔當應該怎么引導這件事。
孩子逃避責任沒有擔當是什么心理
1.模仿家長的心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熏陶孩子。如果父母是個缺乏責任感的人,孩子就會受到其影響,缺乏責任心,不懂得承擔。
2.對自信心的缺乏
自信是孩子成長的動力,是力量的源泉。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則會影響其責任感,他們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一旦嘗試出現了問題,由于缺乏自信則會推卸責任,找他人的原因,而從不關注自己的問題。
04-12 閱讀全文>
孩子不喜歡寫作業,首先家長需要一定的監督,還要給予物質的誘惑獎勵,在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適當的可以放松放松陪陪孩子一起玩。
孩子不想寫作業該怎么引導
第一,引導孩子,發現樂趣。寫作業是每個爸媽都恐懼的問題,與其說是培養孩子的,不如說是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把數學變成游戲,引導孩子的興趣,把語文變為故事,讓孩子愛上寫字。
第二,鼓勵孩子,承認孩子的進步。父母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成果,比如數學題,十道題可能孩子會錯一兩道,為什么不去關注孩子做對的呢?有錯誤很正常,先鼓勵孩子,再去引導和鼓勵孩子改正錯誤的。
第三,環境的重要性。學習的環境應該是安靜的,不要父母在一邊看電視,另一邊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這樣公平嗎?要平等的對待孩子。
孩子不想寫作業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分析原因
03-25 閱讀全文>
不要強制,給孩子先制定時間,管控玩手機的時間段,到時間就不允許再玩;然后再慢慢地找其他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吸引注意力,慢慢地改變。
孩子喜歡玩手機家長應該怎么引導他
1、建立規定:定期討論和制定有關孩子使用手機的規定,例如在什么時間段使用、使用的應用限制、時間限制等。孩子應該參與制定規定。
2、激發興趣:與孩子溝通,在手機上探索有關學習、閱讀、創造和娛樂的應用程序,以激發他們對手機的興趣,引導他們使用手機的積極方面。
3、限制使用時間:監控孩子手機使用的時間,如在晚餐前不允許使用手機、睡覺前一小時停止使用手機等。
4、多元化活動:鼓勵孩子參加其他活動,例如運動、繪畫、音樂等,以減少手機使用時間。
03-18 閱讀全文>
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好準備,多和孩子分析產生恐懼厭學的原因,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導,多鼓勵孩子,同時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不愿上學怎么辦該怎么去引導
可以坐下來好好的和孩子聊一聊,問清楚是什么原因產生了厭學情緒。
如果只是單純的學習跟不上,學習有壓力,可以教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緩解壓力的方式。
如果是跟老師同學有矛盾,那可以一起幫孩子解決發生的問題。
還有大部分的孩子覺得學習累,大人上班比較輕松,那可以在放假的時候,讓他體驗一下生活的辛苦,比如帶他練攤掙錢,去工地搬磚等,讓他意識到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02-2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